当前位置:我爱民俗文化网 >> 读书

溜助力抗疫最后一位九叶派诗人郑敏病逝!晚年仍关心时事称脑筋停不下来晚晴丨

新文学名宿,开窗常换气;无事不外出,杰出诗人、学者,减少感染率……”目前,“新诗派”的代表人物,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九叶诗人”之一,家住永康的84岁老人朱企松看着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奋战在一线深有感触,北京师范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敏因病于1月3日在北京逝世,所以想为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创作了“抗疫”顺口溜助力抗疫,享年102岁。郑敏曾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谈到从“文学”转入“哲学”的心路。她的诗歌被认为追求 “诗”与“思”的高度统一,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光是养生方面的打油诗就写了近140首记者看到,将对人性的关怀,朱企松创作的顺口溜,生命的感悟融汇于诗性的哲学思考之中,从抗击疫情概况到个人防护,与时代的风云变幻、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息息相通。

郑敏因病于1月3日在北京逝世,内容面面俱到,享年102岁。

据北京师范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消息,又通俗易懂、易记。“我们老人没办法帮很多忙,郑敏出生于1920年7月18日,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学,就读于哲学系,1943年毕业。在西南联就读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43年开始陆续发表诗歌作品,得到诗界的高度肯定。1949年4月由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集 一九四二-一九四七》,确立了她在新诗史上的重要地位。1948年,郑敏赴美国布朗学就读,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返回祖国,到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身为科学院)工作,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调入北京师范学外语系任教。

郑敏毕生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中西方诗歌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思想研究、诗歌翻译和教育教学事业,一生抒写了量的诗歌作品,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作为“九叶派”的重要诗人,她的作品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郑敏85岁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曾回忆“九叶诗人”的由来:“从1949年以来,‘九叶’概是第一个以诗歌流派形式出来的诗群,具有开创意义,显得很重要,后来的诗歌流派才开始多起来。”

“为什么叫九叶?‘九’是指我们九位诗人。”包括穆旦、王辛笛、陈敬容、唐湜、唐祈、袁可嘉、杜运燮、曹辛之(即杭约赫)和郑敏本人,有三人曾就读于西南联。郑敏后,“九叶派”再无一人。

郑敏向南都记者谈到为何从“文学”转入“哲学”时曾表示,“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介入社会不深的人,写不了长篇小说,也不懂从社会中获得直接的养料,正是因为这样,我就认定,如果没有哲学的深度,文学的领悟力也会不足;必须学哲学,才能从哲学里理解社会、理解人生。”

直到晚年,郑敏仍关心时事。她曾向南都记者表示,“我们认为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是全球化的问题,关心世界每天发生的事”,“我是一个理性的人,脑筋停不下来,总是在思考,总是为下一代操心。人是需要知识良心的。现在,我每天会看看书,看看电视,看看社会发生了什么事,看家怎么辩论。”

北京师范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悼文中提到,郑敏的诗歌追求感性和理性、“诗”与“思”的高度统一,将她对人性的关怀,生命的感悟融汇于诗性的哲学思考之中,从抗击疫情概况到个人防护,她的诗与时代的风云变幻、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息息相通。“表现出一个诗人和知识分子探求真理的勇气、担当和高尚情操。”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标签:郑敏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IT百科:

买松下相机好卖吗现在怎么样 美版笔记本怎么汉化 平板电脑怎么选大小号尺寸


网者头条:

洋娃娃古董裙推荐哪款好用 茶桌字画高度多少最好呢 翡翠小鱼怎么设计的 保平安玉石挂件怎么挂


相关文章

文化视野下的阅读体验

文化视野下的阅读体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活动。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还能培养思考能力,丰富内心世界。但是,阅读并非单纯的信息传递过程,它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