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一篇关于"阅读之路上的文化启迪"的文章,约900字:阅读,是通往文化知识的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还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内涵。阅读之路不仅仅是孤独的探索,更是一次次文化的启迪。首先,阅读可以让
2021年即将过去,出版传媒商报《编客》搜罗了文学、社科、少儿、艺术等各个维度的20位出版圈资深编辑老师——他们是活跃于出版一线的操盘手更是直面市场的勇敢创新者,邀约他们畅谈的话题关乎当下的困惑、收获亦关乎前路。希望借由13个“灵魂”拷问,发散开去,让这份编辑们坦诚而出的“年终总结”给行业带去些许滋养和能量。
让家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董风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分社社长)
从业时间:10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有太多让人关注的话题,比如疫情、脱钩、灵活就业,等等。很多事情让我感觉,当前笃定要去做的某些事,将来未必会被证明是正确的;反之,当前被广泛质疑的一些事,将来可能非常有价值。
比较困惑的事情——比如人的观念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改变?是源于深刻的思考还是仅仅出于现实的考虑?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事实上,甲骨文在2021年并没有做任何具有突破性的出版实践。原因当然是各种各样的,我个人觉得在当下的环境中保持自我、看清自我是最重要的实践。在我看来,作为商业活动或者观念传播的出版,并没有那么多的突破性可言。
危机感——目前来说危机倒不至于,但是压力一直存在。今年可以明显感觉图书销售和传播不如前。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学能力。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没有特别的,但我们会更广泛地接触新的技术手段和媒体平台。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处理书稿的效率。不过这概也是最难提高的分吧。努力方向一直都没啥变化,就是让家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具体的没有数,除了甲骨文自己的书以外,概看了二十多本吧。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书是罗新老师的《从都到上都》。这本书虽然出版有几年了,但今年才有机会拿起来读。罗老师文笔好,有见识,全书有趣而不乏深度。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日常会看微信、微博、斗鱼和PP体育(常看电竞和足球比赛)。工作上主要就是微信公号、微博和天猫。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不会有太变化,如果自己有确定无疑的价值判断,这些就不会轻易改变。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最近几年应该还会做编辑,因为一时半会找不到别的能干好的事儿。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做个好爸爸、好老公、好儿子、好哥哥,总之做个对家人好的人。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说什么——还是要乐观一些。那就对自己这么说吧:五年前没想到你还能干成这事,概是运气好吧,不过你一直以来的努力也成就了你。恭喜恭喜。
卖书太难了,我们真能扛住吗?
张冬(毛毛虫童书总编辑)
从业时间:16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基于毛毛虫童书的民营属性,2021年我重点关注三个领域:民营生存空间、绘本原创发展、销售渠道变化。整体感受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包括出版合作模式、成本投入增、招聘不易、渠道更复杂等。同时机会尚存,需更积极地拥抱新生渠道。疫情时期,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积极投入线下活动,跟读者亲密接触,现身说法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传递图书和编辑的温度。启发就是:外环境不利,内动力弥补。
比较困惑的事情——2021年,图书产业生态愈发恶化,目前未看到改善迹象。退回10年前,电商平台崛起。从那时起,陆续有了所谓节日促、季度促,再后来是月度促。演变成天天5折,出版商也被逼虚定价格,市场乱象环生。近前,与某音咖谈合作,竟然要求15折供货。书业10年是价格体系崩塌的10年,地面书店倒掉的10年,出版人才流失的10年,作家画家培养土壤日渐贫瘠的10年。行业需要警醒。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我们出版过一本儿歌集《小燕子穿花衣》,在策划阶段,单纯的感动于坚信孩子喜欢听父母的声音,尤其是歌声,读者需要这样的工具,我们也愿意推广这样的亲子陪伴理念,正如我们四处宣讲的:在您歌声里,孩子长成了美好自己。我们决定在音乐童书领域做更多尝试。此后,陆续出品了《听,小蜗牛艾玛》《放屁象吹低音号:环球音乐之旅》《木娃的音乐会响叮当》《小种子之歌》《宝宝唱》等音乐启蒙绘本。
为打通图书阅读和演出现场体验,我们尝试制作了儿童音乐剧,初步取得不错反响。童书同题音乐剧都曾在剧院和国图音乐这些顶级音乐殿堂上演,并被电视台报道。在没有疫情的时候,线上线下的相互拉动,也让图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业绩,有些品种年销售近10万册。更值得分享的是我们操作《小种子之歌》和《宝宝唱》这两套本土原创音乐启蒙产品的过程。这两套书的画作是严个凡、严折西与张乐平三位前辈师,我们邀请了当代作者配文,更是胆地在全国招募了孩子们为这些图书谱曲唱歌。
危机感——感觉行业生态越来越糟,卖书太难了,我们真能扛住吗?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身为编辑,信息处理能力是核心,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编辑要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分析哪些是对读者有益的;其次,通过收集整理,萃取其中核心价值;第三,通过编辑工作处理并最终加工成文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需谨记: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爆炸,到处充斥着似是而非的海量信息。编辑要学判断,分辨出哪些属于噪音,而哪些是真正的旋律。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2022年,我们将在本土原创童书领域继续探索深耕,包括民间、故事出版,向读者传讲华夏文化遗产等。为孩子讲好故事,做有价值的童书出版是我们的方向。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文明理解力。怎么做事重要,做什么事更重要。我期待和团队一起成长为思想深刻,有独立判断的编辑,期待出版更多能够经受读者检验的作品。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作为编辑,读书是我们的日常功课。一年下来近百本图书是要研读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泥叫叫》这本童书。“泥叫叫”是我国有1500年历史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王祖民老师采风30年,2021终成此书,他巧妙地把文化、艺术和哲理融入暖心的故事中。《泥叫叫》还荣获了2021年度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个人很少使用APP。因为工作缘故,常常用Boss直聘。在工作领域,会关注出版、教育、环保行业的媒体和相关机构公众号、视频号。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有改变。第一,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善用互联网工具。善假于网,我们可以非常快速地搜索、验证各种信息资料;其次,要坚持纸质书阅读。纸质书阅读令人进入一个健康的精神成长节奏,令我们心思宁静并更能启发主动思考。在阅读方面,我的体会是:书不怕少,阅读可慢,讨论要多。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是的,我会坚持。原因很简单:童书编辑这份工作,是我的使命,令我愉悦。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1生1事,1加1等于2,2022,为使命2到底。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说什么——5年不易,辛苦了,但请你勿改初心,努力再5年。
更清楚地明白哪些是“会过时”的书
安素(广西师范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图书编辑)
从业时间:15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出版界最关注应该是私域流量的。正好有一位作者朋友送给我一本书,讲如何做公众号,里面有一个观点让我很受启发:人人都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品牌来运营,你应该看看你的朋友圈点赞最多的微信是什么内容,那代表了你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或优势。
比较困惑的事情——这几年年轻一代(90后、00后,甚至更年轻的10后)常常让我惊讶。比如女性主义在网络媒体成为一呼百应的话题。这在几年前还没有成为势。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年轻女性的自我认知并不仅仅出于年轻气盛。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2021年,尝试过的最具突破性的出版实践是我们的一本重点书《平生记》(《平如美棠》姊妹篇)的打造,在营销和发行阶段可以说尝试了各种各样“过时的”“不过时”的策略。比如重点渠道独家首发、特殊定制、号推送、主播带货。重点书对一个团队是很好的锻炼,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好的营销人员和发行人员,都要经过这样的锻炼才能迎接下一本更的书。另外我们跟新潮文艺APP“小鸟”正在筹备他们的第一本书。“小鸟”是一个非常新的文学阵地,他们有一个栏目“24小时文学聚会”,这个栏目发布后收到了海量投稿,现在“24小时文学聚会”的第一本书正在筹备中。看完稿子我的感叹是,年轻一代总是最有力量的。
危机感——2021年,经常遭遇危机。比如看到别人做得特别出彩的一本书,就会想,如果是我做,就做不到这个程度。编辑也是一种高度需要创意的职业。我也看到很多年轻的编辑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当然也有很多新但是不到位的产品,需要学的过程。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我有时跟朋友解释编辑到底要做什么,最后只能简单概括说:就像是一本书的工程管理。身为编辑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让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合作,做到位,让整个工程完成得更出彩。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打算在“平如美棠”系列基础上做一个“在野”书系。这个名字来自于“如云在野”,收集更多生鲜有灵气的民间叙事。比如我们马上会出版秀英奶奶的一本新书,叫《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秀英奶奶是内蒙古的一个老人,她在儿子儿媳的带动下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一生。在这本书里面,内蒙古的植物和她笔下的相辉映。
饶平如和秀英奶奶这种作者,都是民间生长的,在他们的前半生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写作。但真的拿起笔来,他们的语言又都那么鲜活生动,非常有韵味。这可能是长期以来文学创作忽略的一块野生地。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我们团队的成员都很年轻,最需要提升的是把事情做好、做得更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编辑要对产品进行提升,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好”的标准在哪里,就不行了。这些教科书上没有,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一遍遍修改才能知道。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包括外版书应该有三十多本吧。我最喜欢的是日本漫画家安西水丸的代表绘本《普通人》。他的挚友村上春树曾经介绍过这本书,说这本书很有趣,每隔几年都要拿出来重新读,也读不腻。《普通人》画的是普通上班族的生活,非常像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普通人忙碌和尴尬之中,不时有一个断裂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停顿,那就是孤独。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微博、微信、小红书、豆瓣。针对工作,豆瓣更关注一些。豆瓣是年轻人的聚集地,虽然我也是十几年的用户了,但现在有一些自己落后于年轻人的感觉。
社交媒体热衷一段时间后有厌倦的感觉,那就换一个。比如我最近爱看上海一个本地论坛“篱笆网”,这个论坛在十几年前是很潮流的,现在变成了一个中年人网站,但里面会讲很多毛茸茸的人间故事。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应该是更清楚地区分哪些是“会过时”的书,哪些是“不会过时”的书。事实上如果做一辈子编辑,最后会发现书是做不完的。有些编辑可以把书作为一种职业来看,从功利上看哪些做哪些不做就很清楚。但另外有很一分可能跟我一样,在做书的时候往往会掺杂自己的喜好,如果你的兴趣又很杂的话,其实会变得很危险。对这种编辑来说,一开始尽量选择做“不会过时”的书。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编辑,从心底里说我是喜欢这份工作的。做了这么久以后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继续努力吧。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说什么——到我这个年纪应该不憧憬5年后的自己了吧。现在就是最好的。对5年后的自己,我应该想问她,你是不是找到了从容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案了?(如果你能告诉现在的我就更好了……)
适应新渠道,向读者传递好作品
周亚菲(磨铁图书产品经理、自媒体读书控主理人)
从业时间:9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我依然比较关注学成长类的图书。首先,我是这类图书的受益读者。学成长类的图书让我看见了世界的另一种可能,优秀的人的另一种逻辑,以及高手的另一种方法。这些收获,让我本身也有了看得见的改变。
其次,作为图书产品经理,我一直期待读者可以从图书作品中获得好的改变,哪怕是一点点,也可以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生活变得更有活力。接下来的时间,我会继续关注这个类别的图书。被好书滋养的同时,也深挖优秀作者,向读者提供更好的作品。
比较困惑的事情——2021年的图书市场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短视频和直播对图书市场的影响,图书作者的流量对销量的刺激,都让图书市场发生着直观的改变。作为产品经理,其实也遇到了新的课题。除了如何挖掘优质内容,如何识别读者的真实痛点,如何把好的作品传递到读者面前外,还有图书定价等如何适应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等新的挑战。图书市场的新趋势,对产品经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在适应新趋势和新渠道的情况下,向读者传达出好作品。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2021年,我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沉淀和探索。看到流量沉淀后的好内容,探索新渠道对图书作品的影响和改变。
危机感——作为一个工作9年的编辑,我感觉每年都在让自己归零。而这种归零心态让我一直置身于危机之中。危机中的“危”在于,市场在发生变化时,我是否可以经得住考验,是否能够让图书作品以更好的形式为读者服务。还有一点感觉,就是当量的年轻人加入图书编辑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年轻的编辑更了解当下读者聚集地和兴趣点的时候,我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也看到了危机中的“机”。危机其实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清晰自己面临的挑战,但同时看到自己的机会——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努力把之前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复用到当下的工作中,有效避开出版流程中的陷阱,放自己的精力价值。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专业。专业体现在编辑对擅长的图书领域敢于坚持,也体现在编辑对不擅长的图书领域勇于放弃。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学成长类的图书。作为学成长类的图书产品经理,我看到了这类图书给家带来的改变。只要家都在成长,高手就会不断涌现。而这就是产品经理出版好书的机会,也是读者阅读好书的保证。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2021年,我读过85本书。从2014年至此,累计读过1041本。阅读、做书和分享好书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生活的日常。在今年读过的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因为这本书让我再一次深刻认识了自己。我深深地被理性的内容吸引,也为逻辑的认知折服。可以说,我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几乎了解这个图书市场上分同类书的特点。《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为一本心理疗愈类的书籍,让我在作者的文字中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而这种看见,让我可以更好地出发。
更重要的,我也看到了这本书的编辑对书的理解、坚持和深爱。看看其他优秀编辑做的事情,读读他们做的好书,都会给我的编辑生涯很多的启发,也会给我个人很多的能量滋养。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抖音和小红书。我会更多关注得到、混沌学、樊登读书和知识星球。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如果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使命的话,我的使命一定和书相关。我享受阅读的快乐,也享受和作者同频的瞬间,更享受看到读者成长和改变的那一刻。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不忘初心,为梦想加油。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5年后的我,你好。和今天相比,我相信你一定又阅读了很多好书,一定又帮助优秀的作者出版了很多好书,一定又有千千万万的读者因为读了你做的书,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改变。5年后的我,为你开心。
提供更能回应读者关切的社科书
施勇(广东出版社学术文化出版中心)
从业时间:11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编辑团队的规模越来越(尽管图书产出的规模还是一如既往地小,出书还是一如既往地慢,书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卖得差强人意)。最的启发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去筛选团队成员,以塑造团队,以去选择读者。本身不直接产生效益,但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为的选择上,这些行为的集合最终反应了这个团队最终能长多。
比较困惑的事情——社科书为啥总是这么难卖呀?!到底还有没有必要这么做下去?读者的注意力被短视频和直播夺走,看书的读者越来越少了,更别说会劝退分读者的社科书。且不说挣钱,运营社科书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到底能不能,能不能符合一般性的商业准则,完成基本的自给自足?这个问题从我入行开始就一直困惑着我,困惑程度到现在依然丝毫不减。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对万有引力团队来说,今年其实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突破性出版实践(彻底拉垮的案例倒是不少)。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编辑耗时最长(应该得有7年了),但不少人觉得完全卖不动的一本书《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上市半年也不声不响累计印刷了2次,入围(陪跑)了包括深圳读书月、《新周刊》刀锋图书奖、《新京报》书评周刊等有公共影响力的年度图书评选。这本书融合了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涉及知识理论极其广泛。书稿的艰深程度,不但让初审编辑头疼,复审、终审和校对老师也是直呼救命,纷纷表示再也不想见到这书稿。
这本书,在团队内毫无争议是最先锋、最艰涩、最考验读者阅读接受度和耐心的硬核社科书。我在团队草创初期,一直和同事探讨,能把《切尔诺贝利:一悲剧史》这种原创性、学术性、文学性、众性都不错的社科书卖好,固然是一种本事,但我觉得,能把《蚂蚁社会》《无处安放的同情》这种很不好读但确实又能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更多元化视角的社科小众书编辑好、运营好,更能凸显一个编辑团队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气质。怎么做好小众社科书的众化传播,虽然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但起码迈出了第一步,摸着了第一块小石头,还不至于摔入河里淹死。
危机感——2021年,好像没什么的危机。当然也有焦虑的时刻,好的选题被同行高价买走,自己手头上的选题瞬间觉得不香了,出版效率还是那么不高,能力强又愿意接稿的设计师总是稀缺,发行反馈的首印越来越低,月销过2000册的品种永远都是那么少,年底年度图书评选总是陪跑,这些事情都会让人抓狂,不过倒好像也不怎么能称得上危机,毕竟日子还能过下去,苦中作乐也还是可以。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学和保有好奇心的能力。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2022年,万有引力还是继续深耕社科领域,不过我们希望在2022年能为家提供更好读、更有趣、更能回应读者关切的社科书。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执行力,有更强的流程作业能力。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读库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晚间阅读读物。谈不上具体哪本最喜欢,整体都不错,能为我了解现实社会提供不同的视角。今年有很多团队管理的问题困扰着我,所以商业和管理领域的书读得多一些,例如,《不拘一格: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原则》《岩田先生》等等。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日常生活中,刷得比较多的平台是雪球和微博。针对工作的话,出版行业媒体的公号都会关注。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相比几年前,越发相信阅读和书是生活中的刚需。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继续。因为别的工作岗位估计没有当编辑这么自由,哈哈。另外,我恐怕也找不到另外一份工作,让我对工作有满意的掌控力。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别太紧张。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感谢你当年的勇敢。
投入过多有的时候也很“丧”
(当代世界出版社编辑)
从业时间:10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除了编辑业务方面的行业文章外,我最关心的是健康领域的话题,看得最多的公号是“果壳病人”“偶尔治愈”,还有一些心理类公号,比如“徐慢慢”,也许是人到中年,越来越觉得对身心的关注逐渐超越工作。或者说,越来越认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分,不会再当成全付出百分之百。对于编辑这个行业来说,投入过多有的时候也很“丧”。不如自己慢慢释怀,我想,对生命的探索应该是多维度的。
比较困惑的事情——从业十年,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瓶颈期。一方面,不再像刚入行的时候那样充满理想和;另一方面对整个出版的环境、小环境很失望,越来越质疑努力究竟有多少意义。有时候自己的努力得不到社里和团队的认可,就觉得很困惑,究竟是努力方向不对,还是客观因素影响了自己。也许,所有的困惑都来源于还想在这个行业干下去的希望吧。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2021年,所在团队尝试了微信群语音直播,对于我来说,这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虽然最后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效果,但完成了这样的突破对于我而言很重要,了解了很多细节。
危机感——在目前出版环境的影响下,感觉到图书营销的作用越来越,尽管是做学术书经验比较多,但也觉得受到了太多冲击,直播等新媒体手段的介入让编辑越来越“不知所措”,坚守还是随波,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得到答案。另一方面,出版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和出版社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让自己感觉很无力,看着很多“体制外”同行的“”,觉得自己虽然是编辑,却已经离出版圈越来越远。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综合编辑力”,包括对一本书从头到尾的整体策划、组织、目标实现,以及对内容的解读,如何用一个恰如其分又锦上添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编辑需要增色的分。当然,人脉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是选题来源和开展的必要基础。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2022年,我想更多地去做做营销。这也是很多年的想法。虽然编辑做营销,有优势也有短板,但我觉得很多时候编辑是脱离市场的,如果不了解市场,所有的事情都是空谈。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我所在的团队,特别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并实现更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1+1于2的效果。否则,多多少少会有内耗。如果编辑还要花时间在人际关系的内耗上,那真的是太累了。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2021年,忙到飞起,因为自身原因,申请了在单位在家办公一半一半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我变成了“无假日”状,分时间都放在工作甚至说是“编辑工作”上了。看稿成了日常。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除了微信之外,我自己喜欢的减压方式是玩蚂蚁森林的“种树”,收能量收到开心得不行。也经常看当当的新书排行榜,似乎已成为职业惯。工作的话,比较关注出版类公号,行业文章几乎期期必看,也能反思自己,找到共鸣。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相比几年前,有改变。但我还是相信,书终究要回到原本的朴素形式上来。这几年我们这个行业变化很,有人投身新媒体,有人不看好传统行业,但我觉得把时间线拉长,我们的阅读环境会有一个“返璞归真”的改变。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还会吧。除了这个行业,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毕业后我就进入了这个行业,转行代价太。说到最后,还是很热爱这个行业的。它给过我很多的成就感。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路是白走的,所有的成长最后都会有答案。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即使永远也到不了那些曾经诱惑你出发的远方,对自身的探索和对生活的追求是永远都有意义的。人生短暂,要认真地生活。我很喜欢海子的那句“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无论还要追逐多久,我觉得你都要努力去看看太阳。
原创童书土壤还是有很多好的树苗
王菲菲(中信出版集团红披风分社总编辑)
从业时间:16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关注到视频、直播领域改变了媒介生态,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尝试这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我开始思考,“试听文化”的强烈回归,这样的变化会给信息传递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也开始尝试录制一些短视频内容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
比较困惑的事情——孔子说40不惑,今年我已经过了40岁,根本性问题没有的不惑。今年经济形势不好,不过这种面在历史中都出现过,不算意外。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2021年,跟同事一起做了红披风图画书赛,意图是希望发掘出优秀的新人作者。做之前完全没有概念,做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各种困难,最终还是完整做下来。最的收获是接触到了很多的作者,能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了解作者的处境,无论是创作上的还是生活中的。对编辑的工作性质有了更深的领会。相信这个赛会生根发芽出好的作者、作品,我希望能伴随着作者一起成长。
以前觉得想从事书籍创作的年青人很少。但现在,我感觉反而沉下心要做的人变多了。原创扶持政策、的民心所向,也给原创更的发展空间。尽管一直以来原创空气很稀薄,创作道路很艰辛,但欣喜地看到,有很多好的原创作品冒出来。这是一种作为编辑的惊喜,就算有的作品不是我出的,也会为这个领域还有这么好的作品而兴奋。就说明这个土壤还有很多好的树苗。
危机感——危机是面对渠道的剧烈变化时,不知道一本新书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法推起来。以前常用的打法多少都有一些失灵或力量减弱。到下半年时又找到一些方法,其实传播的本质还是那些东西,找到途径就可以,下半年有一些收回失地的感觉。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对新的和深的东西保持敏锐。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文学、艺术、心理学,比较治愈性方向的。希望能多尝试。因为疫情和经济萧条会让人更加注重内在,而由于图书的特性,提供这分价值会更有优势。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年轻编辑提高专业能力,阅读面知识面能迅速拓宽。另一方面是对媒体变化迭代的适应。90后的编辑正在成长为中坚力量,看好他们。努力方向是每周保持头脑风暴会的节奏和质量。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2021年,读过30本左右。最喜欢王德威的文学史、阿城的杂文集、许子东的文学评论集。原因是文学重新回归到我精神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板块。跟自己的人生阶段也有关系,看现当代文学会让自己重新认识作家、作品还有时代特点。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小红书、B站、抖音及微信。工作分更关注微信、小红书,主要是自己开始拍视频了。B站上有很多非常年青的UP主,看他们的作品会感染到年青的活力。出版跟中长视频会有更多关联性和相似度,纸书本质上也是偏长篇深入的阅读品。
小红书上精致女性很多,在上面会有一点要把自己形象打扮得更好的压力;不过很快就克服了这种心理,我会对“消费主义”或过于完美主义有一种警惕。现在在小红书上也会看到一些有深度的内容或分享会吸引很多读者,比如文学社科类。一个媒介往深处发展总会更加多元,多元健康的生态,会有助于我们找到同类。
我对抖音今年关注会少一些,但每次去看抖音都会感到那里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地方,要是一天压力、累,去看点笑话、生活什么的会很放松。抖音的烟火气很强。
微信是日常联络的工具,订阅号也会看,有质量的公众号更加集中,比如人物、GQ实验室,文章质量很高。这也会让看的人减少选择的负担。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有改变。阅读和书走向专业发展。纸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媒体,可以把你从热媒体中拉出来,对于沉浸式的思考、学、感受,纸书是很重要的媒介。小红书上晒书架、书墙的博主很多,这至少说明,人类还是向往图书带来的知识密度,哪怕是一种象征意义,也是一种共识。这会支撑图书行业继续累积好的内容。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当然,书的命长,做书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为世界也提供很好的留存和分享价值。不过会希望自己的视野和圈子能更打开。纸书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体,但要找到好内容并制作出来,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生活、走入人群。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这一年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任何有价值的创造都需要经历枯燥,但有价值。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希望你能更加自如自信、找到飞翔的领域。
编辑最重要的是感受力
董虹(工人出版社万川主编)
从业时间:9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总的说来,2021年我会特别关注各种社会议题和时代里个人的生存状态。比如女性的安全问题、网红变现方式、各类职业群体面临的状况等等。这些也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比如策划出版了关注90后的《恍然而立》,关注女性的《木兰结婚》,我希望用图书来反映一些时代热点和个人痛点。
比较困惑的事情——在工作中付出多的人应该给他更多回报,还是平衡各方的利益适度给予?似乎每种做法都有道理,但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呢?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全八卷《技术史》的编辑与全书统筹工作。这书此前在国内有过前七卷的译本,此次出版是在全面修订前七卷的基础上,补译第8卷索引卷,以成全璧。基于这书的体量与难度,社里力支持,组织了8位编辑的团队,并让我负责统筹。从前期确定版权、落实翻译合同、与各位译者联系修订译稿,到与编委会协调制定全八卷的编纂体例,到具体执行审稿、加工、通读,到组织15位编辑三次四天集中统核全书,到后期自己对接设计师做出八本书的装帧设计……直到印厂印制以及后期宣发,走来,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具体而言,编辑工作上,在体例与内容的协调、专有名词的核查、层级的清理、索引的编制等方面,较之从前积累了更多经验;在组织工作上,如何平衡各卷编辑的工作量,如何传布个人总结的工作经验,如何组织编审会,如何主持新书发布会……种种课题摆在面前,在编委会潘涛老师和董宽总编辑的指导下,逐个解决,一点点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危机感——在完成生产任务与做一本真正的好书之间存在一些矛盾,有些书内容很好,但没有更多时间去细细打磨。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感受力。这包括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对内容的“感觉”。一个编辑的感受力,与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和优质内容、拓展选题范围、打造产品和宣发定位都有密切关系。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2022年最看好的内容板是非虚构写作和人文类图书,希望来年在这个方向有更多尝试,与更多有潜力的作者合作。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打造图书产品的能力。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2021年,读的书不多,因为很喜欢双雪涛的作品,所以今年特别买了2021年理想国宝珀文学奖所有提名的书来看。社科类的看了《技术与文明》,但加起来也不超过15本。最喜欢李娟的《冬牧场》,特别惭愧今年才看。这本书我在“看理想”上听了n遍,买书又看了一遍。实在太喜欢了。看《冬牧场》的时候,我被她笔下那么空阔又灵性、那么自由又慈悲的世界所感染,常常在心底慨叹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可是却有那么坚强的生存意志。“生活如此忧虑,幸好还有李娟!”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豆瓣、B站;开车上下班时间会听“看理想”用播客,常听“一席”“忽左忽右”“无聊斋”和“故事FM”。针对工作分,很喜欢去我国台湾地区的博客来、Openbook看排行榜和选书,也定期会去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社的一些社交平台看看,他们的出版对我很有启发。也订阅了Goodreads,来更新我的外版书资讯。想多说两句“无聊斋”。两三年前开始听无聊斋,由此看“”,后来小鹿火了,今年六兽又火了,极振奋了我的士气,让我更加坚定要持续不断的为热爱投入。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有改变。阅读分为软的和硬的;书分为宣传出来的和真正的好书。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非常幸运,我所热爱的,正是我擅长的,又是社会所需的,所以会一直做编辑。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认清自己最重要。
突破专业学术与众阅读地界限
王冲(上海出版社世界政治与经济编辑中心总监助理)
从业时间:5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在出版方面,我依然基于自己的专业,主要关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些前沿作品和研究,也在挖掘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众社科作品。在策划选题过程中,我发现目前国内的国际关系研究缺乏创新性,我们出版的著作仍然是引进欧美的较多,国内原创优秀作品较少。随着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自己的国际关系学科、创立国际话语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一直在说讲好故事、传播声音,可能需要从话语体系和文化宣传方面下更多功夫。
比较困惑的事情——如何突破专业学术和众阅读界限一直是我工作中比较困惑,同时也是想要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在出版的过程中我发现,专业学术作品无论是从理论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上看,都更加能够给众带来高质量的阅读体验。但是当下的一些轻阅读、快阅读的状态,读者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去阅读和感受专业的书籍,而我们做的专业学术书在很多读者眼中就很“高上”,不会尝试。这让真正好的作品和有质量的图书很难吸引到更多读者去主动阅读。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一直在巩固和推广2019年中心创设的“知世”品牌系列。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我们策划了一套国际关系领域的众学术图书。我们的选题主要基于关注时政热点、同时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众社科类图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认知,国际关系不仅仅是国外交,它也在告诉所有人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以及间的交往会遵循怎样的逻辑?这对每一个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掌握当下势的演变都有很多重要现实意义。2021年,我们推出了《美国自由的两面性》《麦克斯韦妖与金苹果》《香蕉、沙滩与基地:国际政治中的女性主义》三作品。
危机感——第一个危机是选题方面的。如何挖掘优秀、经典、可带给众启发的图书作品,一直是编辑在出版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如何挖掘到好的作品对编辑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判断都有很高的要求。第二个危机是宣传营销方面的。如何乘着新媒体时代的东风,为传统出版业的营销宣传打开面一直是传统出版社需要提高的重要环节。随着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如今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这给传统出版业宣传营销带来了很多挑战。怎么利用好这些平台,做到精准定位,提升营销转化率,一直是我在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最重要的能力是专业能力,因为所有的判断都基于你对自身所学专业和所出版领域的一个掌握程度。比如判断选题的市场潜力、定位目标读者、策划图书营销方案等等,这些都是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去完成的,当然这个专业能力也包括出版业务能力。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2022年可能还会继续之前的方向和思路,在众社科领域深耕细作,希望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够挖掘和出版更多经典、长销的作品。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比较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未来,希望我们的团队可以继续之前的工作思路,同时每个人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把“知世”品牌做做强。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2021年读书并不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新书约10本左右。除了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私下里我更喜欢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包括诺奖的一些小说作品。今年最喜欢的是一本老书,胡赛尼的《灿烂千阳》。这本书通过两个女性的视角,展现了当时阿富汗普通民众尤其是女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因为自己今年也在做一些女性主义的选题,所以未来也希望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跟进,做一些有影响力、可以产生社会共鸣的图书作品。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小红书、B站、抖音这些app都会经常浏览。针对工作的话会经常关注豆瓣、出版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还有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些微信公众号。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希望自己可以继续保持初心,与团队一道,静下心来,出版好书。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在最近的一次培训学中看到的,与君共勉: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感谢你的坚持,给自己人生这著作又书写了一段精彩的篇章。感谢你的努力,为社会这个家庭又提供了更多营养的精神食粮。
历史的广阔与深邃,令我受益终身
陈玉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经理)
从业时间:8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除了文学,平时关注比较多的是历史类图书和话题。比如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江村墓考古发掘等,还有一些文博类电视节目。今年是百年,对于史类的相关话题也会比较关注。这是从小培养的兴趣和惯,历史中的广阔与深邃,令我受益终身。
比较困惑的事情——2021,烦恼的事情时常有,困惑的事情倒一时想不起来。不过我既不是人间清醒,也不是难得糊涂。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2021年,略感振奋的事是引进出版了一本文学好书,马华作家黎紫书的长篇小说《流俗地》。《流俗地》的故事写的是马来西亚华人最世俗的生活,最底层人的爱恨、生死、出走、回归,是一充满市井气俚俗味的马华社会长卷浮世绘。这本书在国内出版后,入选、入围了多种年度好书榜,豆瓣评分稳定在9.0上下,有多位评家称其为“近年(今年)最佳长篇”。
危机感——做书的过程,危机无时不在。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危机之一便是读书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做书人物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急剧的出版格变化,要求编辑全面介入选题从策划、案头,到营销、宣传的全流程,要求编辑时刻捕捉市场变化的发展趋势,要能组稿、能编稿、能写稿,在当下还要能出镜直播带货,眼观六路,八面玲珑。优质的稿子难约,用心做的好书难卖。业界对编辑职业高标准严要求,编辑的生存境遇却并不乐观。好比新书上市,编辑真正从做书中获得的满足感恐怕也要打折扣。人才难得,人才难留,不能不说是一种潜伏的危机。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一位作家选择一位编辑,是在选择这家出版社的品质、气质和呈现作品的方式和能力。同样,一位作家选择一家出版社,也是在选择编辑。这是一种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编辑的重要能力之一,应该是以自身的专业素质为作家提供建议和帮助,将手稿变成精美的出版物,并努力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保障作家的基本权利和权益。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平时的编辑工作占据了量的读书时间。在编的稿子、作家的投稿、平时看的闲书等,约是四五十本,不算多。最喜欢的书很难抉择,推荐今年看过的两本书,一是李洁非先生的《野哭:弘光列传》,一是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微信读书”。微信读书上有量优质的图书资源,能在很程度上满足阅读的需求,所以每天会惯性地刷一会儿。同时也能在上面抽奖、答题、分享领书、领无限卡、组成读书小队,也算是一种消遣。针对工作分,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小红书都会关注一些。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依然会。对跟书打交道这件事,至今还保持着一份天然的亲近感和纯粹的喜欢。结合兴趣、所学、性格,编辑职业也是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另外,我还有两年就35岁了,工作没那么好找,好像也不适合再想改行的事,哈哈。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珍惜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明年的日子将更加困难。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暂时没有想好。我不擅长做这么久远的人生规划。
焦虑不会解决问题,把自己变成方法
侯梦婷(磨铁产品经理)
从业时间:5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沟通和经济学。今年我出了一本讲沟通的书《把自己当回事儿》,打破了很多以前的固有认知,比如“沟通不是我和你,是我们”、“解决问题不是结果,是前提”。发现经济学是一件很美很有意思的事儿。没买股票,没买基金。
比较困惑的事情——如何更精准地找到那些也在寻找我们的读者。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和作者、小伙伴们一起用宣传电影的打法做了新书营销。
危机感——随时都会感受到危机。后生可畏。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内容是最重要的,永远是最重要的。永远相信前面一句话,不要怀疑。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漫画、科普。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跟紧时代审美和选择的变化。始终和年轻人在一起。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小60本有了。《诗意的原子》里有一段话,“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犁的土都是星尘,随风四处飘散;而在一杯雨水里,我们饮下了宇宙”。书是6月读的,今年北京的6月雨水很多,忙着听落雨数闪电,好像离星辰海也近了一点。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豆瓣+看理想+知乎+得到。排名不分先后。具体日常可参考《一年一度喜剧赛》之《时间都去哪儿了》。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越来越喜欢纸质书了,算吗?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的。去书店待一会儿就会找到答案。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谢谢你。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不要熬夜,真的会掉头发。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思考,焦虑不会解决问题,把自己变成方法可以。
我是一名女性主义者
恰恰(一頁品牌总监/艺文馆主编)
从业时间:6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性别、身份、身体政治。这首先是因为我的专业背景就是性别研究和身份政治,一直自认是一名女性主义者,同时,一頁艺文馆的编辑团队所有成员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性别、身份意识,在身份政治的层面上,我们自认都是“酷儿”。这就使得我们的关注点非常相似与集中,而“切口一公分,开掘一公里”正是我们在选题开拓上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所以,性别与身份问题将成为一頁艺文馆的重点产品线,我们在这条线上持续深挖,做了很多有意思的选题。目前已经出版的包括《我的妹妹是连环杀手》《让我独自一人》《体内火焰》《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色》《两位严肃女士》,等等。而2022年待出版的选题,将会更加辛辣和尖锐地触及到性别、身体和性少数族群等议题。
比较困惑的事情——我的入行途径比其他人奇怪,一开始挂的就是主编职位,又一切都是从零学起,所以必然要去做一些非常基础的责编和营销工作。导致我这种主编职位和责编本能混在一起的工作惯延续至今,它的正面效应是我深度参与工作,反面效应就是加重了我的控制欲,一个无处不在的主编想想还蛮可怕的。主编当到第六年,开始反复思考我的这种惯是不是会妨碍一线编辑的成长。所以今年正在训练自己尽量放手,退到管理层角色,并且目睹了责编的快速成长,还蛮高兴。当然,管理层角色又会带来无穷的新困惑。但,没关系,总要不断打怪升级。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三岛由纪夫文库本的项目。年初时,我们做了众筹,年中时,我们做了一个跨界合作,策划了一场以三岛文学为主题的沉浸式声光电展。两件事都是我和我的团队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多少同行经验可供借鉴的。文库本的众筹超乎想象的成功。这么说不是因为它的最终成绩有多么辉煌,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报太的希望,只是想玩一玩,因为没玩过,此处是好奇心远胜于好胜心的。而这一试就仿佛开启了一个魔盒,而且是没办法叫停的那种。
最开始的时候整个众筹团队只有三个人,责编、营销和我。几乎所有的众筹玩法和项目设置都是从这个三人小组日夜无休的密集讨论中生发延展出来的。后来我们才发现,众筹项目上线需要涉及的物料、周边、文创、文案、发货等等各种售后问题难以想象的多,我只能说我们的责编和营销非常坚强,都扛过来了,因为全都没有经验,只能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到最后众筹到120万元时几乎是精疲力竭地叫停。成功的代价是我们面临了巨的发货压力,也承载了沉重的读者期待。因为前期设置的玩法太多,到了最后,一个三岛礼盒里的各种小零件小赠品超过10种。因为怕工人不够细心发错货,一頁全体员工包括实生,全到库房亲手配货。一条配货流水线上站的全是编辑,一站就是整整一天。我们当时一边自嘲地笑说这估计是全世界学历的一条流水线,一边靠玩笑和彼此鼓励撑过了发货期。
做三岛由纪夫文学展则像一场意外的梦游。它最开始的种子,只是一个书店快闪展的小灵光,结果这个策划案被主办合作方看上,又变成了一场停不下来的冒险游戏。
同样的,因为全无经验和先例可供借鉴,而展览又是一个专业程度非常高的领域,我们的压力非常。因为我们不光有策展的压力,还有营销和面向众售票的压力,对于一个出版团队来说,这一步跨界跨得太。加上我的身份是品牌总监,感觉像是赌上了品牌口碑在做这样一种跨界的尝试,拉上了整个团队在陪我的贪玩心冒险。压力最的时候,夜夜失眠,非常想打退堂鼓,但我们的迷你营销团队撑过了我焦虑的施压和合作方的期待(整个团队只有一个营销、一个新媒体再带俩实生),完成了推广任务。展览开幕夜想起来像一场人造的华丽梦,有光有影有观众,有酒有沙龙,有所有熟悉可爱的朋友前来捧场,所以这里也特别感谢展览主办方郎园的信任和支持。
危机感——以上说的这次从出版延伸到策展的跨界尝试,应该就是我今年最的一场精神危机。因为一頁这个品牌从亮相以来,就是强烈展示出跨界和爱玩的气质,也因此收获了一些肯定。但这世上所有的掌声都必有反面效应,它会制造出一叶蔽目的幻觉,会让你陷入片面的陶醉和不恰当的自我膨胀,在这种掌声的鼓励下我一度有一种什么都可以试试看的错觉。
所以在策展的过程中,我开始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发现一切并不在我的掌控和预想之中,于是不可遏制地陷入焦虑和极度自我怀疑,担心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担心跨界跨得太狠,也担心被批评——因为公开售票就意味着你要接受专业看展人士的审视和批评。这个危机甚至在展览结束后也伴随了我一段时间,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一頁传递的品牌气质和产品线问题。此后做周边也会更谨慎。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这个其实要看每个编辑的自身定位和对个人成长的规划。从我们一頁的编辑团队组成来看,其实每个人都各有长板,看稿特别强的,选题能力特别强的,统筹能力特别强的,在我眼里都非常重要。所以,每个人挑自己擅长的分来持续深挖就好,发展好一个强项就足够吃好编辑这碗饭。当然了,如果你希望超越基础的编辑工作获得更高远的发展,我的建议是锤炼你的写作。输出能力,决定了任何一种工作的上限。但反过来说,写得特别好的编辑能不能做好一些基础的编辑工作,那还真不一定。所以这个能力其实属于高阶分,类似山头上那一蓬雪。但你得先有山。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会持续在性别、身份和身体政治这一个板块持续深挖,希望成为国内酷儿出版品牌领军者。当然,我估计这条赛道上也没啥其他人要跑……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一頁艺文馆今年疯狂扩招,目前已经是8个人(加上我)的全司第馆。说真的我有点恐慌,有了一种需要养活家子人的式压力。我希望我的成熟编辑们能帮我好好缓解一下,老带新,尽快把新编辑带出来。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挺少的,不算自己编的最多二十来本吧,没数过。特别值得一提的应该是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倒不是喜欢这个层面,而是因为这本书我属于重读,重读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以前不太能领会的桑塔格的魅力,数次发出感慨,好一个聪慧到刻薄、刻薄到天真、天真到残忍、残忍到的女人。而以前多少只是把她当成一个时髦的符号在读,这种转变让我觉得我成长了。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刷最多的就是豆瓣。因为矢志要(快速)成为一个豆红,好在豆瓣营销我的书,导致于我连微博和朋友圈都懒得经营了。现在应该勉强够格了。如果你读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豆瓣,请搜索“恰恰”,熊猫头像那个。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的。原因是也不会做别的。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再勇敢一点。擦亮下一根火柴,重新开始吧。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你真的是我见过的最tough的女人。所以别怕,你会从所有风暴中活下来的。
艺术生活板块具备极潜力
樊诗颖(上海交通学出版社策划编辑)
从业时间:5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关注比较多的话题更多是关于女性主义、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这些都是频上热搜的话题,也是我和身边朋友讨论比较多的内容。
关注较多的领域应该是艺术生活。艺术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展览、音乐剧话剧、脱口秀等都已成为很多上班族的休闲方式,甚至成了社交场域。而且,有越来越多资深的艺术爱好者,他们具备良好的修养、综合素质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对这分人群,他们需要更有深度和更细分的内容来充实丰富自己,阅读则可以成为一种途径。因此,我在工作中,也会特别关注艺术生活板块的,虽然目前这一板块还是属于比较小的细分领域,但具备极的潜力。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2021年,我参与打造的图书第一次实现跨界宣传,也是第一次进剧场。《破茧成蝶:李盾和他的音乐剧世界》的出版恰好遇上了李盾老师团队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举办的《飞天》音乐剧音乐会上演,于是《破茧成蝶》也在剧场里与音乐剧迷们见面了。这次现场宣传的效果非常好,很多音乐剧迷同时也是李盾老师的追随者,他们因为参加音乐会而知道了这本书,当然也有很多人现场下单。此外,我们还将这本书带到了剧场后台,在作者团队的支持下,我们得以录制了很多演员的荐书视频,让图书得以走进更多音乐剧爱好者的视线里。
危机感——暂时没有。就是会出现约的书稿拖稿、推广活动因防疫需求延期等小插曲。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感受力。最近家都在说,2021年的图书市场缺乏畅销书,如果你问我印象中最近的一本现象级图书是什么,跳入我脑海中的还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当然这已经是去年的图书了,却在今年持续发酵。我认为,其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能与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产生联结。作为编辑,在选题策划之初要考虑的就是选题能否和读者产生联结,这就需要具备极强的感受力,能够感受到需求,感受到这种需求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满足。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我个人希望在艺术生活版块继续尝试。2021年我们已经在这一领域出版了一些图书,如知名的原创音乐剧制作人李盾的《破茧成蝶:李盾和他的音乐剧世界》、被外交两次点赞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我们还针对想要了解各艺术科目的读者推出了“遇见艺术”系列,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的老师为众读者带去艺术通识课。2022年我们会在话剧、音乐剧、绘画、博物馆等领域与一些家熟悉的IP合作,出版更多艺术类图书。当然,“遇见艺术”系列也会持续做下去。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不包括书稿的话,可能在二十来本吧。我个人很喜欢也想向家推荐的是潘力老师的《浮世绘》。浮世绘元素在这几年经常被运用于设计中,这本书对于浮世绘的介绍非常全面,干货很多,是属于一本就能观览浮世绘全貌的入门书籍。当然啦,我们在2022年也会出版一本关于浮世绘的图书,作者姜建强老师将从日本的文化、社会、审美等角度讲解浮世绘名家名画中的元素,通过浮世绘重新解读日本。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B站会多一些。针对工作的话,可能是一些读书类公号以及所做选题相关领域的头公号。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就个人的感受,以前更多觉得阅读是与学、汲取知识强关联的。这两年发现,阅读更多与“我”相关,我缺什么,就靠阅读去补充什么,也就是说,通过阅读,我们所要摄取的不止于知识,很多是情感或精神上的,类似对自我整体状态欠缺分的补偿,简而言之,阅读,是为了成就更好的“我”。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的。这个职业让我得以扎根于脚下的土地,让我得以看见别处的世界。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辛苦了,来年继续加油。
明年可以“不老实”,再尖锐一些
阿月(浙江出版社文史中心编辑)
从业时间:5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就出版行业而言,提高“信噪比”,提高社会范围内的“声音质量”,或许本就是出版人的职责所在。编辑的工作就是发现包括自己在内许多人说不清楚、但想搞明白的事,而后找到说得清楚的作者,辅助TA发声,以出版的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编辑如果没有表达的欲望,也会失去发现问题的动能,那又如何去寻找能回答问题的作者呢?能回答的人无法发声,导致噪音遍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版人的失职。
比较困惑的事情——这个问题也许该问,2021,在什么问题上我终于不再困惑了。答案是,我已经放弃了寻找正确答案,而改为寻求可以随时被更新的合理解答。我想这也是出版人工作的动力所在。每一本书都只是通向问题解答的站台,而不是终点。通向真理之路没有终点。当然,这个看法也许哪天也会被更新掉,谁知道呢。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从我个人来说,这一年的突破或许还是在于具体作书与选题策划方面。经过5年的摸索、成长,我开始对出版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并且开始逐步着手展开更具主体性的选题策划和作书方面的尝试。我个人禀性比较温和,在策划选题时面对一些作者在初次约稿时表示拒绝,会很容易放弃。但事实上许多时候作者并不是不愿写,而是没时间写,或者一时没想好怎么写。编辑需要持续,多多请教、交流,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比如今年在做孟宪实老师的《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唐高宗的真相》的时候,开始只是做2本书的再版,但随着我们与孟老师沟通的深入,新选题的灵感火花迸射出来。我们很快就与孟老师在另外2个新题目上达成共识,并签订出版合同,过程非常顺利。
危机感——小小的磕绊经常会有,小到编校问题的疏漏,到想做的选题没被认可。但总体来看,都属于编辑日常工作难免的小挫折。我想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出版行业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环境下,比较其他行业,比如教育培训行业、房地产行业、旅游服务业等,出版行业似乎活得还对付。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我觉得是提出问题、提对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和提对问题同样重要。回答问题和传播答案也同样有价值。我觉得出版是回答问题的一种方式,不管是回答历史的问题还是当下的问题。这就需要出版人心中先提出问题,找准问题,而后再去寻找最适合的、能解答问题的人。这是我正尝试的一种选题策划的思路。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我因为专业加职业的限定,在做图书选题策划时会倾向于在历史与文化方面寻找灵感。不管看不看好,未来几年的工作重心都会在这一领域。目前相当一分精力放在社内正在推出的“何以”书系的策划工作。如有余力,兼及其他。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我所在的是浙江出版社文史中心编辑团队。同事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这一种融洽建立在我们对彼此职业能力与个人品德的双重认可之上。家踏实、稳健、善良,工作上团结协作,生活上彼此照应,形成了良好的办公氛围。如果说门有什么特别的软肋,我觉得是“太老实”。换做职业特性的表达,也许是过于笃实、善良。因为笃实,工作踏实稳健、孜孜以求,但也缺乏洞察行业规则“缝隙”与市场变现“捷径”的敏锐与灵活。因为善良,处世谦和,为人柔软,使得门内外都关系融洽,但也造成行动比较保守,缺乏锐利,难以出现突破性创举的缺点。简而言之就是,“攻击性”不足,缺乏一股狠劲儿。当然,我可能是门内这种风格最明显的一个,极地提高了门的“老实浓度”。对此我要好自为之,好好反思。所以我对自己的期望是,明年可以“不老实”,可以“狠”一点,可以尖锐一些,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做一些好选题出来。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我有用豆瓣书影音记录的惯,2021年豆瓣标记读录是124种。我凭印象回忆,这数字里概有一半是我在上下班通勤的地铁里以电子书形式翻完的。上下班各1小时,利用起来的话还是能读不少书。这一年最喜欢的书是《柴犬绅士 : 都市型男好品位穿搭指南》,买了纸书。原因是这本书终于让我想通了一件事——我差的是那身衣服么,不,我差的是那张狗脸。这释放了我一分精力、心力和财力,可以用来干真正有意义的事。
其次是特德·姜的《呼吸》《你一生的故事》。喜欢科幻小说的都懂,没人能拒绝特德·姜。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社交和图书评价平台是豆瓣。其次是微信公众号。偶尔会看抖音和B站,但是不太看得下去。针对工作而言,主要还是刷豆瓣和公众号。这是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我是凭兴趣进入了出版行业,但是从来不觉得凭兴趣可以让自己职业化。从入门到精通,需要经历漫长的学、成长、锻炼,出版从业也不例外。事实上,我觉得擅长本身就是兴趣产生的源泉。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均衡饮食,调节作息,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牢记三句话防止压力过,造成型脱发现场: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希望到那时候,自己还能保持初心,保持进取,保持愤怒,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去践行一些想法。希望有机会对那时的自己说一句:“不愧是我。”
读文学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普照(浦睿文化编辑)
从业时间:4年9个月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2021年,除了“疫情”这样的现实背景,我更关注现实的波动对日常生活和行业的影响。说到后者,比如除了“疫情”“病毒”“疫苗”“流行病”等高相关度议题的书,心理自助类、哲学类、社会学、人类学等图书的市场情况是如何变化的,以及我主做的文学书,市场和读者是否更容易被文学书的“话题性”所吸引,又有哪些“话题性”内容是更被关注的。此外就是女性议题,今年的“女性”题材图书延续前几年的趋势,更呈爆发态势,更多有极高普及价值的社科读本被引进国内,上野千鹤子走红是一个典型现象。或许是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开始,女性议题就被正式摆在了桌面上,成为之后出版领域的“显学”,几乎各家都会分出资源从“女性”角度挖掘选题。性别是一种被划定的模式,比如我作为男性,又如何认识超出自身知识或经验框架的存在,认识另一性呢?超出框架之后,我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我觉得形成最阻力的是人的惰性,是人惧怕改变的心理,而更多漂亮的非虚构(《桶川狂事件》)或社科普及读本(《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变得热议,被更多读者读到,或许会从知识和观念层面慢慢形成渗透和影响。
比较困惑的事情——读文学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吗?这会对之后文学书的出版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又该如何调整自己在文学出版方面的规划和实践?既然是“困惑”,那就必然没有确定答案,而只有问题,借这个机会把疑问存个档,常挂心头,边做事情,边尝试解疑。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我主要是做外国文学方向。对个人而言,有突破性的尝试,是做了不下二十个外国文学选题的策划和签约(有些竞价失败了),其中一半是小语种,如西语、法语,选题的前期策划包括版权谈判和译者寻找,在这方面获得了不少实操经验,也越来越明白一个选题从无到有,从编辑自己最初对一个外语书名下的外国书的形态的印象和想象,要转化成一个中文书名下的中文书的成熟形态,这中间要经过多少漫长而耐心的心力倾注;就像培育一棵植物一样,你投入得多投入得深了,植物就有更的概率长好。
版权谈判中,处来说,是看你所属的平台与外方或版代长期合作的关系;细处来说,是看你个人如何做好事前了解,而后如何与外方在邮件中良好沟通,表达清楚自己的出版愿望和需求,并逐渐建立个人与版代的持续性的良好互动。
另外,把自己从“只懂英语就只能做英语选题”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尝试和法国还有西班牙语的权利方接触,对两个语种世界的选题引进态势建立了致的了解。对国内法语文学和西语拉美文学的出版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两方面都有助于建构之后的出版规划。几次竞价失败的经验反倒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失败了就总结,继续挖掘新选题。
危机感——就说文学书,市场、读者对文学书的期待好像也有了“时效性”“话题性”,对于题材比较古早的书,包容度很低,比如我做一个“一战”题材的个人回忆录,就会感觉读者对100年前主要发生在其他的战争几乎并无兴趣,而这个题材反倒是那些对战争和战争史感兴趣的读者,会更容易接受。但这本书一开始策划的点,其实是更重文学性,更重作者是一个经历战的著名诗人,而这样的定位是否不准确,导致了新书反响平平,也有待后续再观察。但多数文学书往往并不具备被包装成话题书的先天条件,又该如何取舍——危机往往其实也是突破性思考的契机。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看清形势,保持清醒。对市场、对平台、对自身,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调整自己的规划和定位。当然,还要不忘初心,也就是自己为什么做出版,这个“为什么”要一直记得,或许还会不断有微小的调整和补充,但初心往往就是人最的真心。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我还是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文学是不会褪色多少的。外国文学稳扎稳打,做已有口碑的名家名作和特质突出的新人新作。也会尝试做一些原创文学,主要是“话题性”比较集中的非虚构长篇和扎实的长篇小说,都会很值得一试。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今年完整读完的概50本吧,其中有15本是当年新书。单说一下《克拉拉与太阳》,文本的气质一如往常,文字朴实,但又在对日常密密匝匝的描写中,逐渐建立起一个近未来的异托邦图景(碎片式的),也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把一个仿真人刻画得深入人心。在我看来,是通过一个“亚人”,激发人来思考自身的存在本质和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市场表现方面也有启发。除了石黑一雄本人的诺奖光环加成,文本的类型和可读性产生了重影响,这本小说的类型笼统来说就是“科幻”,是对近未来人类社会的半预言式建构和呈现,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中的一些面向进行解构和批判,引发人类对自身未来进行更深刻和更具前瞻性的思考;作为“软科幻”,可读性也很高,多数读者都能很快进入文本,进入故事世界。可横向对比市场上类似类型中的其他小说,比对差异。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主要是豆瓣、微信和微博。工作分,尤其是一些外国社交网站,更利于获取国外的新书资讯。还有一些出版社的官网,界面很漂亮,更新得也很及时。编辑自身就应该也是书探。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我是九十年代的孩子。而“00后”和“10后”,不知道对书的感受和认知会有什么变化,这个也是做出版需要去了解的:新读者和未来的读者,他们的阅读形态是怎样的。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入行才五年不到,还做。爱文学、做文学出版的初心不改。浦睿也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施展心力的好平台,希望有志于做编辑的同仁也来加入我们。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做一个思考和表达都清晰的人。尤其清晰的表达会有助于建立清晰的世界。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看看自己,周围的世界是否变得清晰一些了?你做出让你满意的书了吗?文学和出版对这个世界还有多少影响力?(都是问题,问题让人继续前进。)
做编辑,任性一次的感觉很好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编辑
从业时间:14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历史、科普类。工作启发了一些选题,但我肯定不会告诉你们,哈哈~也会主动或被动地追一些热点话题,也启发了一些选题的想法哦。
比较困惑的事情——做一本好书,和做一本畅销书,哪个更重要?众所周知,好书不一定畅销的。但这样就没有做的价值了吗?在被抖音之类的快销渠道冲击的今天,出版社应该跟着渠道走,做夺眼球的书,短平快的书,还是沉下心慢慢打磨一本好书?话说沉下心才能看的书还有多少人看呢?没人看还有必要做吗?当然我们知道会有人说:“当然有必要啦!”但是,编辑还得考虑自己的绩效考核成绩允不允许你任性啊!(反正我是破罐子破摔穷任性了)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概是从没做过立体书的我做了一本立体书。做书其实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如果不考虑压在头上的各种绩效考核的话)。选中感兴趣的内容,然后用一个合适的形式去呈现它,很有意思的。因为书的形式多种多样,就有了各种可能性,你都可以去尝试。真的很好玩。
而且,别看不起小众选题。其实我这本书因为小众,出版前就挺多人不看好了,我被他们说得面红耳赤,好几次都怀疑自己。没想到,出版后竟得到不少赞誉,连挑剔的同行都是夸赞居多。所以说,做原创真是不容易!但是,真按照自己最理想的样子做出来了,得到外界的认同,超有成就感的!(当然,如果能成为超级畅销书那就更有成就感了!笑)
危机感——好几次都想离职滚回老家。在唯销量论英雄的考核下,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选题策划能力。选题成败在策划阶段就占很比重了。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还是历史人文和科普吧。做多了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去豆瓣数了一下,读过25本,还有几本在读没读完的。都是为了选题找参考书读的,或是看友邻推荐觉得不错买来看的。最喜欢的是《儿童史》和《家族往事》。《儿童史》的文笔真的很好,市面上好多打着给儿童看的旗号的名人作品,实际上读起来人都读不懂,这本书确实是为了孩子写的,很好读。是我比不上的文笔。《家族往事》以一个家族为背景折射了整个在战争中的命运,特别妙。而且它不是小说哦,是绘本。一边讲故事,一边还有找找找的小游戏加深孩子对一些特别物品的印象。很巧妙啊。是可以反复阅读的绘本。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豆瓣和微博。偶尔刷小红书和站酷。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我好像没有啥理解,也没有啥改变。中年人考虑的都是绝地求生……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啊,除了是真爱还有什么理由呢?工作虐我千万遍,我对做书如初恋。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你棒棒的!如果忘了这一点的话,就跟朋友说说,他们会提醒你,你棒棒的!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希望你能已经有了一个让你快乐做童书的工作环境。(合掌祈祷)
我更关注“千奇百怪”的图书
姆明(某地方出版集团编辑)
从业时间:10+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NFT产品,比如说虚拟家具(只有效果图和3D动画,可以售卖到虚拟空间、虚拟画廊)、时尚品牌的NFT产品(你就理解为类似QQ秀服装),就连LV 自己出品的庆祝创始人200岁生日的手机游戏《louis the game》里面也出现了NFT数字艺术品。我个人认为很多图书内容或者美术作品都可以进行尝试。比如在去年就火爆无比的某森游戏里面,图书营销以及销售完全可以植入,只是需要找一个恰当的点以及调性相匹配的内容。
比较困惑的事情——带货博主们不要再把图书和其他产品一样低价销售了,价格低到看得我无法呼吸,有的数量看着可以,实际上都是亏着做,长期以往,损失的都是读者的利益。当然了,我不是在反对带货这个形式,我觉得形式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个别实际操作中觉得有些环节或者设置还不太成熟。我始终认为图书产品不能和其他产品相提并论,也不能被视同为一类产品对待。当然,这个话题算老生常谈了。不过,摸索着前进总比停滞不前的好!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出版了一本跨界音乐小说《秘密隐于深白色》(作者姜丹迪特别创作了同名原创音乐专辑)。这是一本集反转剧情、音乐、艺术、氛围一体的全新概念都市情感小说。内容涵盖当下年轻人会面对的情感、事业、抉择等问题,剧情多次反转,有矛盾有谜团,有共鸣有反思,并以书为契机,带出当下女性相关的一个个观点与态度。我个人挺满意的,无论是设计还是整体调性的统一呈现,我都十分喜欢。特别是这本书的定制礼盒,加入了和剧情相关的香氛牌,实现了我期望阅读的时候是有香味的(香型选用了“真我”)这一多年愿望。礼盒版上面定制的插画叫《爱情彩蛋》,太适合送给你爱的人或者你暗恋的人儿啦。
危机感——每每看着畅销榜单还是很多老书的时候,那种无力感还是有的。我期望有更多的、年轻的作者们能创作出更好的关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我认为榜单是一种及时性总结而不是一种市场判断标准。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对世界永远保持好奇心,能不断学新的知识,并始终坚守编辑的初心,时刻提醒自己没有什么是比一本书更重要的。推荐年轻编辑阅读两本书《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天才的编辑》。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出版的文化外衍以及多维度的呈现,把更多的文化内容进行二次、三次以及立体,并能在多元的平台上面进行呈现,让更多的群众喜欢她并最终达到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的目的。现在很多都在做文化衍生以及相关,但我觉得还不太理想。一是一窝蜂跟风式,二是没有原创力,三是还不够和市场接轨。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在新时代,编辑需要突破传统,寻找更多出版外衍,掌握信息传播新形态,提高美学修养,掌控出版全领域平台,更多文化产品,将自我能力发挥到极致。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八八买了20几本,认真读了的有半吧。最喜欢的一本是《Atelier E B: Passer-by》,是一个时装品牌以艺术项目的展览内容为主的书籍,呈现的是一本被解构的重新设计、篡改的纸上“服装店”,我认为他在内容架构、装帧形式以及视角上都比较新颖,推荐给时尚、艺术爱好者。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日常的话,每天都在看新的内容,涉及品牌、时尚、文化、艺术,太多了。B站、小红书、知乎、抖音算最多的吧!你确实能在上面找到分你想要了解的内容,手机太好玩了,怎么办?我希望更多的图书也能这么“好玩”,也能这么吸引人!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由于个人喜好的原因,我更关注“千奇百怪”的图书。所谓的“千奇百怪”都是试图尝试在传统出版做出了新的想法以及创新的图书,我觉得除了内容外,形式、呈现方式、营销都是可以无限创新的,所以阅读也是不断跟进的。令人振奋的是,这些书越来越多了。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我挺爱做编辑的,和图书打交道是我的人生理想,我觉得做一辈子都是值得的。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新的一年,希望家都有爱和阳光。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时时刻刻想出风头的小聪明。
有力量的作者未必能产出高质量的文稿
Lucia(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健康育儿图书事业图书策划编辑)
从业时间:10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子女教育的“内卷”现象;教育培训行业的衰败;短视频、直播、各种新媒体形式对图书销售方式的影响;众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希望教育能回归本质,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有着健全的人格,以迎接未来世界更多的挑战。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特殊儿童领域图书出版,家长困惑多,读者受众明确,但专业书籍相对缺乏,读者有很强烈的阅读需求作指导。
危机感——传统纸媒作为知识传播媒介,没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纸书尤其是成人书定价提不上去;单本书不如套书有营销优势。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思维敏捷、善于发现和观察、善于思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身心健康、教育、医学科普。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最喜欢的《被讨厌的勇气》《整体养育》《养育的选择》。编辑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不管是应对问题的能力,还是所出版书的领域的专业知识。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抖音。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电子书的出现,其实并没有太冲击纸质书。有力量的作者,未必能产出高质量的文稿。一本书很多时候是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创作,这就要求编辑要多学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成为半个专家。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应该会的。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勇敢做自己,敢于突破和尝试。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相信最初的坚持。
好好深耕小众细分市场,
瞎折腾才会死
袁小茶(艺谱文化文创策划总监)
从业时间:9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有两个。一个是新书出版(传统文化IP)与文创的转化。一个是新书出版与古书(古籍善本)的转化。我认为这两点都是“纸质书出路”。启发……启发是我转型了。我就是帮你们把“图书”重新策划成文创产品。这是一个专业领域和团队。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我们的团队与果麦团队一起,做了一版以气味“复活”百万册畅销书《浮生六记》——图书香薰礼盒,并且在“摩点”完美众筹成功。我们不是1.0版文创那种简单调个香味、做个花哨古风包装,而是把《浮生六记》完全用产品“深度表达”。什么是图书文创“深度表达”呢?比如:《浮生六记》的故事发生在苏州沧浪亭,美学有色号“沧浪色”,我们就提取了飞檐、回廊、轩窗的元素,做了沧浪亭造型“映月”的香薰烛台形式。最核心的香薰“蜡砖”与气味,是我们深挖了《浮生六记》里的6个生活美学桥段重新萃取的。
(这是我们收到的“买家秀”哈哈哈哈。背景别墅亮了……文创用户的整体消费层级比图书要高一点。当2021年的纸书定价已经达到峰值了,“文创化”或许真是一条出路。)
图书文创的各种件有非常复杂的文化逻辑,真的是要读书、有底蕴、有整体策划的……不是一些人想的“招个会PS的设计师就行”。
危机感——这个危机不是我自身的,而是一种行业的“人才危机”。工资待遇原因,听到的编辑跳槽越来越频繁,没钱就招不到好的人,文化素质太堪忧了。弄了堆“不懂瞎做”的书,自掘坟墓。比如最离谱的,我见过古籍影印的新编辑连繁体字都不认识(因为领导觉得“这不就是影印一遍,机器扫描一遍就行了”),更别提版本校注了。这种“瞎书”一出来就是死。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文化能力。如果连编辑自己都无法深挖内容,何谈价值转化和创意。我不太赞同好编辑=好营销=好发行=好直播=万能达人,术业有分工,这就像是“三合一洗发水”,啥都灵就是哪样都不好用。2021年,我觉得这个时代不缺“三合一60分”的编辑。缺的是把某1项做到99.9分的“人才”——比如编辑牛、营销牛、发行牛,图书视觉呈现牛,直播牛等等。说句不好听的,快递小哥都知道“超出配送范围”(手动狗头),越是欣欣向荣的行业越知道“行业细分”这是全球趋势,我们反而越来越回去了。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传统文化的图书文创,和古籍影印。一个不争的趋势是,“众纸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众”是不买纸书的,只有“小众”才买纸书。纸书的小众细分,才是出路。我觉得出路有两条,要么下沉市场(即图书文创化、产品化、多维度化);要么走高市场(即图书艺术品收藏化,古籍化)。这“一上一下”两条路,都有出路。我觉得现在时代的“妄想症”,就是总妄想把书卖给“不看书”的人。卡在一个“虚幻的众”,造成了许多“死书”——很多图书公司花价钱、赔本直播去寻找三四线城市下沉用户,但铩羽而归的多。三四线城市的抖音用户对图书价格非常敏感,回购率极低,压根就不是纸书标准用户。1块钱一本的“书媛直播”别再有了,自掘坟墓。
好好深耕小众细分市场,。瞎折腾才会死。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额……我们缺人!缺好的文创设计师!(活儿做不完。凡尔赛.jpg)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过眼”的要有上百本……“精读(指反复看做量笔记)”的十来本吧。喜欢的书……推荐《北京名物》吧?(我写的)。100种在北京最“文化人儿”的生活方式。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APP 两个——一个是“孔夫子旧书网”,一个是“淘宝”。孔网是图书的“高级形式”——古籍善本。“淘宝”是文创的“众心理”——不看淘宝,咋知道买东西的人都想啥。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有的。第一个变化是册数。之前,我觉得每年读的书越多越好。现在知道古人“半论语治天下”,书要读深了。第二个变化是载体——很多书直接读古籍了。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不会离开书。以各种形式——作者、译者或者编辑、读者。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既然要跟书打一辈子交道,那就别着急。
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这么疯狂?
黄盼盼(理想国编辑)
从业时间:8年
关于做书
关注的话题和领域——比较关注的是女性话题,记得看到《黑箱》作者伊藤诗织胜诉时的激动,也记得弦子败诉时年轻的朋友们在深夜守候着她的画面,还有看到《平原上的娜拉》这篇文章时被刘小样的命运所深深打动。就像《俗女养成记》主演谢盈萱在采访中说的,这个世代的女性有千百种样貌值得被挖掘。这也反映在出版上,近几年很多优秀的女性议题作品获得极的关注。同时也期待着有更多不同的男性的样貌被看到,也许在未来每一个人都不会被既定的性别偏见所困扰,能过更平等更真实自由的生活。带来的启发主要是更多地看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丰富性和内在的力量,这是非常迷人的,它也是文学或一切艺术的重要根源。
比较困惑的事情——为什么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说外环境令人失望的话,不正是我们关注内在,在历史和文明的传承和交流中发掘新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的契机吗,至少也可以获得内心的安顿。还有一个很困惑的事就是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这么疯狂。是盲从和跟风这个古老的性在新的时代环境里最极致的体现吗,为什么会根据别人的推荐来购买那么多东西呢。还有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的观念反而越来越保守封闭了……
突破性的出版实践——第一次做一本热门影视剧原著算吗,就是《俗女养成记》,也是有史以来做的最快的一本书了,从签约到下厂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剧集是编剧在原著基础上加了很多情节,一开始担心读者对书的期待会有落差,但书上市后,看到不少读者说更喜欢书,因为书更有联想的空间。这让人感到很欣慰,也更加相信在影像化的时代,文字的独特价值是不会被削弱,更不会被取代的。
危机感——的行业危机应该每个编辑都有深切的感受。就个人来说,谈不上的危机,但内心的自我怀疑和挫败感却是经常有,比如找不到好的选题,对某个选题没有充分的把握和准确的判断,书读的少,被文案卡住,想不到好的营销点,甚至最基本的,被读者挑出编校错误等等,这些时候都会在当下产生自我怀疑。而且现在对编辑的要求其实是越来越高了。但这些都不是马上能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这些不时的自我怀疑,并且不断地积累和努力,像蜗牛慢慢爬。
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是眼光和决断力。当下环境变化剧烈,信息和媒介纷繁复杂,乱花入眼,看上去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呢。如果说把世界作为一个文本来编辑,这就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能力,抓取最值得记录和传播的内容和思想。当然这是很高的要求,只能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最看好的内容板块——还是从工作角度说,当下华语原创文学的势头很好,很多青年作家涌现出来,风格各异。 青年作家的创作,以及一些不以写作为业但写得很好的作者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期待的。另外也看好因为各种契机突然出现在众面前的素人的作品,比如说前几年的余秀华的诗歌,这两天看到的李田田的诗歌,让人非常惊喜和触动。
希望提升的团队能力——决断力和执行力。因为阅读量有限,有时候会对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力不自信,也容易被别人的观点所影响,导致容易犹豫和纠结,而这又会导致延宕。
关于读书
2021年读过的书——数了下豆瓣标“读过”的有62本。
刷得比较多的平台——平时刷社交媒介挺少的,作为编辑刷得最多的当然就是豆瓣了。现在也开始刷微博了,之前觉得微博上信息庞杂,无效信息太多。最近把想关注的人加入“特别关注”,主要是朋友和编辑同行和作家等,这样每次只看“特别关注”,就清爽多了。
对阅读和书的理解是否改变——以前阅读会把书上的东西当作知识,当作艺术来欣赏,阅读时有一种崇敬或者说是距离感在里面。现在阅读时会多一种平等感和亲近感,更加真实,感受到书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活着的人,看到他们的性情和热望。以前常懊悔没珍惜时间,很多该看的书都没有看。但现在会自我安慰,换个角度想也是好事,很多书以前读的话,有些东西未必能理解,现在读应该会理解得深切一点。唐诺老师在《阅读的故事》这本书中对这个问题谈得特别好,强烈推荐去看。
关于未来
还会继续做编辑吗——会的,因为越来越体会到和喜欢的书打交道是一件幸福的事。
2021即将过去,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别慌,相信内心的东西,还有时间的力量。
如果给5年后的你写一段话,想对TA 说什么——希望这个时刻晚一点到来。
本文字数31898(可以出本书),看完的都是真爱!
初审:陈 麟
复审:张维特
终审:宋 强
标签:图书 甲骨文 童书 泥叫叫 孩子 出版传媒 毛毛虫 张冬
IT百科:
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怎么学 路由器检测单怎么开 迪普交换机怎么绑定mac
网者头条:
什么鱼有弹性好钓鱼 游泳为什么脖子疼 单机麻将怎么挣钱 乒乓球的胶皮颗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