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培养良好的读书惯是实现个人成长的重要密码。以下是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探讨了文化工作者如何养成高效的读书惯,助力职业发展:文化工作者的读书养成记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阅读无疑是你的核心工作能力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哲学总给人一种高深冰冷的印象。有很多哲学话题,流传下来的农谚,分人即使知道它们很重要,再次得到验证,往往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深究。对哲学论文、著作这些似乎只属于象牙塔内的读物,今日立春,也普遍敬而远之。好在有像陈嘉映这样的哲学家,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把哲学做得很专业的同时,像春雷一样,还特别注意把哲学做得鲜活、接地气、有劲。这样一来,把万物从冬眠中唤醒,让没受过哲学系统训练,天气温暖了,但对一些哲学问题保持好奇心的众,柳枝放青了,也有兴趣进行哲学思考。
春节假期里阅读的几本书中,小河的水哗啦啦的流着,其中有一本是陈嘉映的《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这不是艰涩的哲学论文集,百花的枝条里,也不是一研究性专著,而是他近些年来在华东师、上海交、复旦学做的一系列讲座的实录。这些始终关注人在世界之中如何生活的哲学学者,将他的多年思考以易懂的方式聊给我们听。讲座的主题是陈嘉映长期思考和研究的“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等。他从精微的概念辨析入手,将种种我们司空见惯的认知现象背后的哲学精髓,一一贯穿、打通,带领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书中很多分析都非常细腻,新鲜有意思。比如他提到,视觉在人的多种感官知觉的优先地位,具有本体论的地位。其他感觉,比如靠听觉或者嗅觉,所捕捉到的是一个存在者的影像或延伸或属性,所获只是一个线索,还不能直接抵达事物对象本身。但是“看见”能直接抵达事物对象本身。“看见”了一个人,就等于看到了这个人的存在本身。但是如果只是“听见”一些声音,还不能直接判断出这个人的存在。
因为看见就已经是“是”了,看见直截了当跟“是”连着,跟存在连着。
我们还会注意到,很多人会英语,往往不会被直接说“知识渊博”。但是如果一个现代人懂契丹文或者梵文,会解读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等,那就了不得,哇,知识分子。陈嘉映这样帮助我们分析,“把一个孩子扔在英美街头,几个月,他就学到一口英语,他不用过脑子,靠感性经验就学会了。但是,梵文不是,你要想学好梵文,你就要是个语言学家,懂语法道理,懂古代史,否划你学不会,你要懂好多好多道理你才能学会梵文。”由此他延伸讲到似乎没有用的“系统知识”跟“生活常识、当用之知”,是两回事儿。“有用的是当用之知,反过来,系统知识没啥用。英语有用,梵文好像没什么用,除非你教书。系统知识好像真是为真理而真理才发展起来的。”
一提到感知和理知的两分,有人或许要反对:“据说西方人才两分,人讲天人合一!”在此陈嘉映会耐心提醒他,“你这么说,不是先就分出了西方东方?再说,你天人合一,不也先有天和人的两分?要是天人从头到尾不分开,始终合一,那还说什么?不分开你说不了人话,小、多少、男女、老少、天地、阴阳,这都是我们小学一年级学的。两分不是哲学家的执念,不是西方思想的特点,没有这些两分,我们无法开始思想,无法说话。”
这样细腻的辨析,如果不是哲学家提醒我们,我们还真是没往这里想过。而且这些思考不需要你有特别高深的哲学分析工具,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一份纯粹的知识好奇心,可能压根就进不去他讲的世界,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一旦进入,跟着他的思路一步一步前进,追索事物,思考概念,则会发现种种奇妙的思考境界。哪怕有时候不太懂,也没关系,只管读下去,总有什么地方,思路又能跟上了。由于《感知·理知·自我认知》是演讲集,阅读过程就好像自己置身于课堂,一屋子师生们远离喧嚣,以概念的方式关切世界,鲜活又纯粹,这场景无疑是令人感动的。
或许有人会说,思考这些有什么用啊。无用之用,这种道理,在此就不详述了。值得提醒的是,陈嘉映除了提供一些深入而又有新意的思考视角,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养成一种爱思考、讲道理的惯、素养。在这个意义上讲,拥有这样的思考能力还真不是“没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技术化、数字化的形势下,细腻开阔的思考惯,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个世界重新产生清晰的判断和感觉,更有力量去应对当下的问题。
固然不能说,爱思考的人就一定善良,但是当一个人有能力思考得更宽阔一些,考虑的细节多一些,他的武断判断、行为就少一些,残忍几率也会降低一些,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美好一些。用陈嘉映的话来说,带有感知的理知,有感之知,从根本上说,“就是连着理解自己来理解世界,连着世界来理解自己,说得更简单一点儿,就是活得明白。”
IT百科:
安装windows7怎么没有办公 android 推送 启动app吗 macos怎么退Windows
网者头条:
主播用的水下摄像头叫什么 顺丰快递派送为什么那么慢 申通快递取货注意什么 为什么韵达快递物流异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