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润泽,文化泸被 - 文化领域从业者的阅读之道》身处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对于文化领域的从业者而言,保持广博的读书量和敏锐的洞察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不仅能拓宽视野,增进知识技能,更可以培养独立
编者按
阿昌族古称“峨昌”,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李白的诗才显得有些生机。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是云南特有,被后世尊称为“诗仙”。李白一生诗作无数,也是人口较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留下近千首不朽诗篇。李白嗜酒成性,阿昌族总人口3.9万余人,酒入豪肠,其中云南就有3.8万余人。
阿昌族人口虽少却可谓“文武双全”。他们创造出了极具学术价值的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秀口一吐,并精通名刀的锻造技艺,就是半个盛唐”。如果没有李白的诗篇,古老又神秘。
2021年底,人们记忆中唐盛世的繁华恐怕要打折扣了。与众多以酒入诗的名篇相比,作为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翔实记录阿昌族文化民俗的“两书一碟”:文化非遗著作《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民俗学学著作《神秘阿昌风俗志:阿昌族》和志影像纪录片《阿昌人家》上下集,李白仅有的一首咏茶诗就显得有些孤寂、另类了。因为北方发生安史之乱,在昆明首发,李白的晚年跟杜甫一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走进阿昌族的门。
今日君探访了“两书”的主要作者,也过着客居异乡、四处漂泊的日子,云南学会阿昌族研究(以下简称“阿昌族学会”)会长曹先强,讲讲“两书一碟”的创作经过和阿昌族的生活变迁。
人物简介
曹先强,阿昌族,1961年8月生,云南梁河县人。作家、学者、电视导演、高级编辑。先后荣获云南作协第一届(1997年)、第二届(1998年)“边疆文学奖”,第五届(1997年)全国文学创作“骏马奖”。
1
阿昌族的家国情怀
今日君:阿昌族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曹先强:阿昌族是祖国家庭中的一员,最的特点当数“爱国爱家,勤劳勇敢”。这在近代以来的多次反帝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1900年初,驻缅英军以勘界为名,率领数百人的正规军和千余名杂牌军入侵原属于的茨竹、派赖、滚马等地。腾越茨竹隘土守备、阿昌族人左孝臣率领600多当地各族军民奔赴片马前方的边防隘口甘稗地进行布防,奋勇抗击英缅侵略军。
手持刀矛的勇士们并未被入侵者的炮所吓倒,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与强寇展开殊死搏斗。战斗中,身先士卒的左孝臣身中八弹,壮烈殉国,被誉为“爱国忠臣,抗英将军”;另有137名各族军民壮烈牺牲,书写了一首“甘洒热血守边关,碧血千秋卫”的史诗。
阿昌族女青年服饰 张红艳 摄
在抗日战争期间,阿昌族中涌现出诸如赵安顺、廖兴根、蒲胜清、李正清等一批优秀青年,他们在危亡之际,主动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重战役中都有阿昌族青年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有的身残返乡,却无一人变节投降或畏葸退缩,充分展现了儿女“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拳拳爱国之心。在整个抗战期间,阿昌族与其他各一道为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的修建,以及滇西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阿昌族在历史上一直饱受压迫,过着吃不饱、穿不暖、读不起书、看不起病的悲惨生活。但阿昌族从未放弃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明代以来与其他各多次联合展开过轰轰烈烈的反封建起义斗争,虽然一次次失败了,但不同程度打击了封建统治者的嚣张气焰。直到云南实现和平解放,阿昌族才在的领导下真正摆脱了漫长的苦难日子,彻底翻身做主人,走上了幸福美好家园的道路。
2
系统研究阿昌族文化的学著作
今日君:《神秘阿昌风俗志:阿昌族》是一本从学、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对阿昌族文化作出系统研究的著作,作为第一作者,您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曹先强:记载阿昌族的历史文献和现实资料都相对较少,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因此,《神秘阿昌风俗志:阿昌族》的编写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我是土生土长阿昌族,有幸在学院、云南学受到学系统与专业训练。
我于1999年和2011年分别主编出版《阿昌族文化观》和《阿昌族文化论集》,积累了一些关于阿昌族的重要文献资料。我熟悉阿昌族本土文化,近年田野调查实践中,也一直在思考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
另外一位作者杨筑慧教授,因人口较少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调查的契机,于2000年到阿昌族聚居区进行调查,其间几乎走遍了云南阿昌族所在的每一个行政村,与当地群众展开广泛交流,对阿昌族的生产生活状况较为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在此次初稿写作中,我们对以往已经掌握的资料、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分高校专家学者无私提供的量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和珍贵视频照片进行了重新检阅与梳理,尽力真实客观地展现一幅阿昌族社会文化图景,特别按照精品工程丛书风格要求,借鉴读图设计实践经验,从书名风格,条目提炼,文字叙述,版式布及套色,力求把凝重严肃的学术与特色民俗融会贯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读者以轻松化阅读,获得人文审美的愉悦感。这次编写,也使我们有机会对阿昌族文化进行一次新的全面认识。
阿昌族传统婚礼拜堂仪式 王红 摄
3
填补阿昌族春灯没有简谱的空白
今日君:《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中收录了保存至今的众多春灯剧目、曲调、唱词和表演者生平,是目前有关阿昌族春灯最为详尽的资料集,编撰难度较。请分享一下成书的主要经过。
曹先强:春灯是阿昌族最为重要的民间戏曲表演艺术形式,是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经常举行的一种传统年俗活动,在滇西梁河县、腾冲市、芒市等阿昌族聚居地区普遍流行,上述地区的阿昌族主要村寨都有自己的春灯队(即“灯根”“灯堂”)。活动按戏剧程式,有戏装、锣鼓、道具,以及各种纸糊灯笼和动物偶像。开戏前要敲锣打鼓、舞狮、说贺词,表演者按场合粉墨登场,吟唱阿昌族传统戏剧、调子、折子戏,表演武术。走村串寨,给接灯者开财门,说四句拜年,舞狮贺春。
春灯广受阿昌族和其他各族群众欢迎,剧目既有阿昌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有汉族、傣族、白族、佤族等的故事传说,是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反映。
《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
为了抢救、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多年来,各地灯头、玩灯人、文化学者一方面积极组织传统春灯传承保护与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克服困难,收集整理撰写了量具有文献价值的资料,2007年10月,云南出版社出版了德宏州艺术研究所、阿昌族学会编,尹可聪主编的《阿昌人家一堂灯》。2013年初,阿昌族退休老曹连能、赵兴旺,把多年来参加玩春灯,收集整理的玩灯资料,打印形成《阿昌族春灯使用手册》(油印本)。
2018年8月,《阿昌族春灯使用手册》由阿昌族学会申报,在宗教委的指导帮助下,成功立项为级文化精品(百项精品)工程。
阿昌族学会随即编委会落实项目相关工作,各地阿昌族学会、协会积极组织所在区域村寨配合做好资料收集和人物访谈工作。通过访谈、记录、录音、录像、摄影等方式,收集阿昌族民间春灯折子戏、传统剧目34个,曲调唱词61个(段),四句350首(选入208首),黑白、彩片80余张,最终形成40余万字新版书稿《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分章节详细介绍了阿昌族地区流行已久的春灯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编撰中,收集整理了濒临失传的66首春灯唱腔曲调简谱,填补了阿昌族春灯没有简谱的空白。
4
阿昌族的幸福生活
今日君:请简单介绍志影像纪录片《阿昌人家》的拍摄经过。
曹先强:型志影像纪录片《阿昌人家》由导演欧阳斌、蔡雯拍摄,摄制组经过21个月的采访拍摄,以阿昌族历史民俗、文化渊源、为主要内容,讲述了阿昌族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真实记录了阿昌族社会生活、经济、人文历史、文化生态,是阿昌族文化传承发展和阿昌族的重要成果展现,曾在电视台《》栏目播出两次。
《神秘阿昌风俗志:阿昌族》《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阿昌人家》三阿昌族文化精品,是阿昌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的成果。“两书一碟”同时出版发行,对挖掘、传承、保护、研究、推广阿昌族传统文化俗及人文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后,在的领导下,阿昌族和全国一道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广泛参与到现代化和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落后贫困的面貌逐渐得到改善。
欢度阿露窝罗节 曹先强 摄
特别是的以来,为切实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直过”和人口较少的工作,在委、统一安排署下,云南烟草专卖(公司)对口挂钩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2015年战全面打响以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2.46亿元,在阿昌族聚居区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居民保障、产业增收、综合推进”四项工程、2512个项目。阿昌族聚居区、道路、人畜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人居环境水平明显提升,顺利实现阿昌族整族出列。
现在,阿昌族孩子的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以上,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有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研究员、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阿昌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弘扬。比如,阿昌族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锻制技艺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活袍(阿昌族祭司)曹明宽、刀具锻制技艺师项老赛获得“级非遗传承人”称号。
今天,阿昌族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进一步坚定了家听话、感恩、跟走的决心和意志,正与各兄弟携手并肩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复兴的梦奋勇前进。
今日语
有语言无文字,阿昌族依靠口口相传,创造出了包括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在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而今,已经实现整族出列的阿昌族,正在的领导下,和全国一道,在新征程上为梦添砖加瓦,书写着新的时代传奇。
版权声明
——————————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
监制丨王 菁 编辑丨纳梦月
排版丨王 铖 校对丨李 明
标签:
IT百科:
富士相机坏了怎么修补 松下相机怎么看充电 惠普笔记本怎么 查看
网者头条:
自动麻将兰科怎么复位 最近乒乓球什么赛事 金牛座星座有什么秘密 属鼠和属兔的子女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