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呈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入,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这些珍贵的文化传统也正在以新的形式与当代社会建立联结,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首
李阳冰小学。 缙云宣传供图
中新网丽水3月22日电(记者 邵燕飞 实生 唐小沛)文化作为民众的精神家园,纳乌鲁斯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摄3月20日,体现着一个的价值取向,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处公园庆祝纳乌鲁斯节的活动上,道德规范,人们等候购买传统美食。 纳乌鲁斯节是中亚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浙江作为宋韵文化、良渚文化、江南文化的发祥地,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一年开始。2009年,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纳乌鲁斯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摄3月19日,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当下,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处中学,文化的元素已流淌在浙江的每一个角落,当地社区举行庆祝纳乌鲁斯节的活动。 纳乌鲁斯节是中亚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在浙西南群山环抱中的丽水缙云,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一年开始。2009年,从黄帝文化,纳乌鲁斯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摄3月20日,到书香文化,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处公园庆祝纳乌鲁斯节的活动上,再到文化“新生”,正迎来一场花样“蝶变”,让传统文化再现盎然活力。
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典。 缙云宣传供图
黄帝文化:一躬一拜凝聚血脉
“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史记·正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也让轩辕黄帝名号与浙江的一个县域结下不解之缘——缙云是全国惟一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
在缙云仙都,高达170.8米的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相传黄帝在峰巅置鼎炼丹,后驭龙升天。鼎湖峰一旁,“天下第一祠”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
浙江历史学会理事项一中介绍,据考证,缙云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始于东晋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东晋年间,缙云山鼎湖峰下已建有“缙云堂”,是祭祀轩辕黄帝的场所。
唐天宝七年,唐玄宗李隆基敕封“缙云山”为“仙都山”,改“缙云堂”为“黄帝祠宇”,从此,地方官员每年举行祭祀轩辕黄帝活动。宋时,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派臣到缙云祭拜轩辕黄帝,并将祈求国运昌盛的“金龙玉简”投放到金龙洞(1997年“金龙玉简”出土),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和缙云黄帝祭祀的鼎盛。
清末,黄帝祠宇毁于战火,但到黄帝祠宇旧址拜祭的百姓仍络绎不绝。直到1998年,缙云重建了盛唐风貌的黄帝祠宇并恢复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恢复祭典以来,每年清明、重阳分别举行民祭和公祭轩辕黄帝活动,23年从未间断。
阳冰书房。 缙云宣传供图
仙都祭祀轩辕黄帝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礼制和规格,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入选第三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021年7月,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典主办单位变更为浙江,一年一届。
项一中表示,传承千百年来,缙云已成为史学界公认的“南方黄帝祭祀中心”“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和“南方黄帝文化研究中心”。
近年来,缙云持续深耕黄帝文化、祭祖文化,积极促进产业与文化相互融合,实现文化有形化。截至目前,缙云以黄帝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已有50多种,并推出“黄帝养生游”等康养游线路、“黄帝文化游”等研学游线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缙云在迈进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道路上的注入蓬勃生机。
阳冰文化:一代一代营造书香气息
如果说,黄帝文化犹如灯塔凝聚人心,那么阳冰文化就像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这片土地。
“秀句满江园,笔法妙天下。”作为缙云历史上记载在册的第一任县令,李阳冰在缙云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缙云创造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千余年后,在浙西南的这座小城,阳冰文化正在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迈向新生。
在缙云新城区,一座城市书房拔地而起,这座被命名为“阳冰书房”的精致建筑也成为了缙云新的文化地标,为这座小城增添了一丝浓郁的书香。
“阳冰书房于去年七月开业,最书籍容量可达5万余册,整体设计植入了缙云人文历史和特色旅游元素,分上下两层,一楼为鼎湖,二楼为临云庭,以九曲练溪为主调。”阳冰书房馆长辛福民介绍,自从1997年来到缙云,辛福民见证了缙云书香文化的历史变迁。
走进阳冰书房书房,只见书房内设置了“旺宝”智能机器人、喜马拉雅朗读亭、耳机森林、VR蛋椅、VR观景台、有声图书墙等科技产品,共同构建成“书+”的基层文化服务综合体,借助现代科技重现传统文化精髓。
“阳冰书房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认真学的地方,在这里我能够完全醉心于阅读,体验非常好。”缙云本地的“00后”学生郑路洁说,新的书房作为当地的新文化地标也能够很好地宣传弘扬缙云本地文化,实现文化传承和新生。
记者了解到,缙云于2018年启动“书香缙云”,通过打造“1530阅读圈”工程,以10年为期限,打响文化缙云品牌。当前,该县布有1个总馆为颁二级馆,12个基层分馆,4个城市书房253个农书屋,40个书吧,不断奔向让城市溢满书香的目标。
坐落于好溪河畔的李阳冰小学,凝聚着“阳冰文化”的精髓,“重学”之风在校园里被演绎地淋漓尽致。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学校深入挖掘李阳冰书法,每天开展40分钟的书法课,培养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形成文化坚不可摧的血脉传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传统故事与新的表现形式结合,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循序渐进打造市场化的操作途径,构建‘研学’文化传承基地,形成文化和非遗传承的教育体系。”李阳冰小学校长杜锦洪表示。
在远离城市的乡村,文化的种子也早已扎根,并不断地茁壮成长,乡村礼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递文化精神的力量,润泽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礼堂文化:一弹一唱打造精神家园
记者在缙云采访期间发现,一座座礼堂正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犹如乡村居民的“精神家园”。在农村文化礼堂之中,能最直观地触摸到人文的温度,感受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湖川村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孝老传统和民俗文化底蕴的村庄,建于2013年的湖川村文化礼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随着“文化缙云”的推进,这里也成为了居民日常举办文体活动的热门场所。
杂剧基地、民俗舞蹈、体育竞赛、乐队训练.....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在礼堂崭露头角,极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村里也更加地和谐美好。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当地的传统文化,礼堂引进了现代先进设备和技术,我们也在不断打造乡村数字化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湖川村总支赵文坚表示,同时该村文化礼堂还依托尊老爱老的“孝”文化,了老年餐,让更多老人可以享受到集体的关怀与温暖。
在缙云官店村,则建成了首个以戏曲为主题的“古韵”文化礼堂。该村文化礼堂中保存着800年历史的古戏台,更陈列有盔头、道具、乐器、戏服、戏靴、戏箱、灯具、剧本等婺剧相关产品,诉说着缙云当地戏剧历史的源远流长。
婺剧文化是缙云的特色文化之一。“以戏化人”的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方式,让“爱婺剧,学婺剧,唱婺剧”的氛围也在缙云乡村非常浓郁,几乎啊,每个缙云人都会哼唱上两句唱词或曲调。
“我们的文化礼堂常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乡土戏曲、元宵猜灯谜、‘六一’少儿婺剧专场、‘七夕’传统婺剧专场等等,‘上了舞台能演戏,卸了戏装能种地’是对我们村最好的诠释。”官店村村委邹竺珂介绍。
缙云村晚通过广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结合本土特色文化,由点到线、由线扩面,呈现出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的生动面。如今的缙云村晚,已经唱响丽水,走出浙江,走向全国。“缙云村晚”将驱动乡村发展的“文化密码”,吹响全县乡村文化复兴的号角。
余音绕梁之中,一方水土特有的韵味在一弹一唱中尽然彰显,民众的精神家园也随着悠扬的戏曲声变得更加丰富。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4项、级19项、市级52项,文艺作品荣获国级荣誉2个、级19项、市级26项,登录文物信息点1281处......近年来,缙云着力扩特色文化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守正创新。
从庄严肃穆的黄帝文化到笔走龙蛇的阳冰书法,从重学重教的书香之风到一唱三叹的婺剧戏曲,缙云这座浙西南群山怀抱中的小城,正在走出一条传统文化新生复苏的辉煌之路。(完)
标签:
IT百科:
提取wifi密钥怎么用 苹果手机左右滑的慢怎么办 华为平板怎么贴手机膜
网者头条:
玉石美甲裂痕怎么修复 猫咪突然不睡了为什么 狗狗经常吃饭怎么回事 宠物店常用价格标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