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民俗文化网 >> 民俗

隐患人安康老人说:腊月廿五要“忌3做5吃2样”,寓意人旺财也旺大年初

隐患人安康老人说:腊月廿五要“忌3做5吃2样”,寓意人旺财也旺年初

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是民间传统的“接玉皇”的日子,到底什么是“接玉皇”呢?

都有哪些俗?老人说:腊月廿五要“忌3做5吃2样”,分别指的是啥?

做五事

一、接玉皇

接玉皇是民间传统民俗信仰之一。

民间认为灶王爷上天之后,玉皇帝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在民间接玉皇的同时,道观中也例有迎接和祭祀的仪式,如北京白云观有接天尊板的活动,即是在除夕迎接玉皇的仪式。

二、烧田财

照田蚕又称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的传统祈年俗,是腊月二十五日夜在田边燃火炬的群体性活动,旨在祈求来年田之稻谷和蚕之茧丝丰收。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这项活动反映了劳动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有诗中说“此占最吉”,又有占法,可惜范成未讲明,不过后世的记载有助于人们理解。

顾禄《清嘉录》说“焰高者稔”,是以火焰高低“占”是否丰收。

方鹏《昆山志》则说“视火色赤白,以占水旱”,火是关键。

这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逐渐成为了后代元宵节观灯俗的一种源头。

南宋范成《照田蚕行》诗序说,腊月二十五日夜,吴中“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辈燃火炬,缚长竿之杪(miǎo) 以照田,烂然遍野,以祈丝谷”。

其诗更为形象: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燃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

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难同。不惟桑贼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

关于照田蚕俗的形成,笔者认为源于火焚烧田间的残藁宿草,以利化草为肥和杀除害虫并提高田地翻耕效率。

三、烧松盆

烧松盆亦称“糁盆”。汉族除夕的驱邪祈吉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

宋代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已有此俗。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除夕)至夜蒉烛糁盆,红映霄汉。”

到明代,每逢除夕夜,人家祭祀祖先和百神,各于门首架松柴成并字形,有的高与屋齐。

然后用火焚烧,谓之“糁盆”,若火焰高则喜,俗信火暖热长为吉祥之兆(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北京亦有此俗。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除夕,“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日烧松盆,妪岁也”。

以前的“烧松盆”叫“机盆”,也叫“生盆”,也就是迎接新春的到来。

四、糊窗户

有人认为,因为二十四已经扫完尘,二十五就要把旧的窗户纸撕掉,即将去年的不顺心都撕掉,换上干净的新纸,预示来年新的盼头,然后再贴上春联,福字,和窗花来装饰。

所以腊月二十五糊窗户是为春节增添喜庆,辞旧迎新的意思。

当然现在一般没有人家需要糊窗户了,但是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很常见的程序。

五、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究其原因,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说起来,这“腊月二十五,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寓意来年更好。

“吃两样”指的是啥?

一、豆腐渣

其实这也是要来年取个好的彩头,取锦衣玉食之意,老北京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钟鸣鼎食之家,锦衣玉食,不愁吃喝,年年有节余,也就是奔小康的意思。

豆腐就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因玉为白色,豆腐也为白色,极其相象,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已备过年时享用。

旧时民俗腊月二十五传说家家祭之以为来年祈福迎祥,众人这天起居、言行都要谨慎,争取好的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来年降福与己。

二、赤豆粥

春节早餐必须吃赤豆粥,余姚话叫豆茶。

赤豆中添杂汤圆、年糕,撒上白糖、红糖,以示头头顺利、团团圆圆、科科高中之意。

待吃过豆茶之后,就分别向各长辈拜年,也叫做“拜岁”。

长辈往往对孩子说些“聪明智慧,易长易”之类的吉利话,并给予“拜岁钱”。

按规矩先是到外婆和舅舅家,然后是其他亲戚家和朋友家。

人们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会用赤豆和杂米做成粥,称为“口数粥”。

宋 范成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

“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

于是腊月初五的“五豆日”要喝“五豆粥”。

五豆粥,即赤豆、黄豆、绿豆、扁豆、黑豆和米熬制的粥,有健脾、和胃、补肾、益肺、祛脂、保肝、宽肠、利气、健身强体之功效。

“五豆粥”中必有“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的食材,寓意着五行俱全,开开心心。

其实,这句俗语主要是告诉我们,腊月初五一过,距离春节也就越来越近了。

所以在这一天家喝完“五豆粥”,就把过去的烦心事也一并喝掉。忘却所有的烦恼,准备开开心心地去迎接春节的来临。

“忌三事”分别指啥?

一、不动床

老祖宗认为,腊月扫家的时候“床不动”。

腊月里的扫除,人们在清理床底的时候,或许会有移动床位的时候,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清理床底下积年累月的尘土。

在移动开之后,有些人会发现,床位换个地方会好一点,于是便要移动床位。

老祖宗看来,腊月里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是不建议动干戈的,尤其是床位这种地方,还是尽量以妥善、安稳为主,不要轻易更换床位。

其目的就是希望一年可以安寝,这种俗俗称“安床”,而祭拜结束之后,床就不能动了。

二、不争吵

腊月,是一年之中,最后的一个月。为什么不争吵呢?其实也叫不生气。

因为一年都要过完了,这时候会来气,那就是气自己啊,是有什么事情后悔啊。

还会需要吗?生气,就变成是没用的事情。

我们所需要的呢,就是年终总结,然后准备新年新气象嘛。

正月不吵嘴,那是因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我们本该就一团和气,喜气洋洋的,来安排有一个好的开始,这样才好。

所以在这一天要说吉利话,要家庭和睦,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三、不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春节有着很多丰富多彩的俗,很多地方也会有一些讲究和忌讳。

比如说“二十九不上门,三十不”

有些地方规定,如果欠债的人贴了门神、春联、放后,人就不得上门了。

俗认为,如果在这一天上门,就会把一年的运气都讨走了。

标签:老人 习俗 照田蚕 除夕 豆腐 春节



IT百科:

学校用的电脑怎么开wifi密码 苹果手机拍照怎么镜像 华为手机屏怎么唤醒


网者头条:

白玉国府玉石城怎么样 猫咪耳屎多是怎么回事 狗狗经常性的低吼怎么回事 宠物店推钩子怎么推的啊


相关文章

"舞龙舞狮:中国民俗中的祥瑞与庆典之美"

《舞龙舞狮:民俗中的祥瑞与庆典之美》悠久的文化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俗,其中舞龙和舞狮便是最为著名和普及的表演形式之一。这些栩栩如生的舞蹈不仅是喜庆祥瑞的文化符号,更是展现独特的庆典风俗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