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民俗文化网 >> 民俗

醒狮跃CBD 石牌龙上冬奥

醒狮跃CBD 石牌龙上冬奥

放眼于世界,广州天河CBD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里有高耸入云的摩天楼,也有古色古香的百年祠堂,这里有活力澎湃的创新发展,也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昔日农田变城区,醒狮、扒龙舟等独具岭南特色的传统活动仍被很好地传承下来。现代和传统在此相互融合,相映成趣。最近,天河CBD石牌村的传统龙头亮相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天河CBD的岭南文化生命力,再一次绽放在国际舞台。

A 龙腾

亮相冬奥

唯一一条黑须龙被奥组委相中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串起的倒计时环节,引人入胜。其中,一个极具岭南风韵的龙头,带着水花跃出水面,这就是广州天河石牌人引以为豪的石牌龙头。

董俊杰,典型的90后,自幼在石牌长,在石牌长老们的教导下,耳濡目染爱上了龙舟文化。2021年,他将这份热爱,融入了新一代石牌龙舟龙头的设计和创意之中。他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一拍即合,要用新时代文化精神创作出一个有文化自信感的龙头。

“每个村的龙舟,各有特点,每一个龙头,代表着每一个村的文化和精神,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张伟潮告诉记者:“为石牌村设计龙头,我和了解这条村历史的朋友反复沟通。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图腾。新的龙头,无论是造型、颜色,还是细节搭配,都要反复讨论才能确定最终模样。”

近距离观察荣归故里的石牌龙头,你会发现:该龙头的嘴型就像一个“鹰嘴”,鹰嘴锐利可以捕鱼,代表着“丰收”。“鹰嘴”的边上有细如“如意”的图案,代表“平安如意”。龙头上绿色钩金线且似鱼鳍的地方为网状图案,喻意“揾到食又网得住”。再观龙牙,一颗颗边界分明,晶莹剔透;龙唇到龙肉的过渡,色泽自然。

而龙颈串串飘起的龙须,是从舞狮里飘逸的毛发中得到灵感,有意将龙须设计成向后飘动的形态,让龙头呈现出更加灵动的姿态。石牌村一共有8条龙船,这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条黑须龙。制作时,设计师在黑色涂料中加入金粉,这让龙头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呈现出在时代中奋进、在激流中破浪前行的状态。

文化自信

“石牌龙上升到龙”

被选中的龙头荣归石牌的当天,一名为《石牌龙》的微纪录片向社会发布,该微纪录片以写实和白描手法,真实还原了石牌龙舟文化与北京冬奥会的一段情缘。导演张彤表示,结合十数年坚持跟拍石牌文化的经验,纪录片以“石牌龙上升到龙”的表达理念,呈现“传统文化在世界面前自信展现”的真实事件。

据张彤导演介绍,片子从龙头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发端,第一分“刻龙”以“刻”为关键词,突出设计核心,“每一个龙头都代表一条村的文化和精神”,引导出“石牌龙舟文化的深度和内涵”。随后,微纪录片第二分“借龙”以“借”为关键词,记录设计者与石牌长老们共议事的画面,突出表达石牌长老对此意愿的力支持,表现出石牌人在国事和事面前的格和气度。

在第三分,以“赛”为关键词,用蒙太奇手法,巧妙叠画出石牌龙头与冬奥会经典场景,表现了龙的精神在冬奥会赛场上,通过运动员向世界展现出来的蓬勃力量,此为独具含义的“赛龙”分。第四分以“迎”为关键词,记录拍摄为石牌度身定制的龙头回到村里时的隆重场面,通过迎接画面细节的表达,呈现出“尊重”“传承”“尚礼”的石牌龙舟文化底蕴。

虽然昔日农田变身城区,但石牌人对龙舟的情怀依然未变,并且把对龙舟的喜爱刻入了微纪录片的每个细节中。“这条微纪录片是为石牌人在特别的时期打造的特别精品,让石牌情借助北京冬奥会的热点,走向世界,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体现石牌人的自信和使命。”石牌三骏企业集团董事长池锦玲说。

B 狮跃

有呼必应

醒狮有着让家凝聚起来的魔法

在广州天河CBD,过年舞狮的传统俗历经多年丝毫未减。跟龙舟一样,醒狮也是CBD中岭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位于天河CBD中心区的猎德村因“广州第一条整体改造的城中村”而知名。每逢重要节日或喜庆的日子,猎德祠堂和经济联社前都会响起鼓点,为村民乡里助兴。自1982年以来,猎德龙狮队数十次荣获国内外龙狮竞技“狮王”殊荣,也是唯一能在“龙舟上起舞”的醒狮队。

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醒狮队,像猎德龙狮队这样“土生土长”的村社醒狮队,一年之中只有春节是“旺季”,其余时间,基本是属于“淡季”。多数队员都是业余性质,只有像春节这样的节庆日子或者比赛备战前期,队员们才会“突击”训练。家心怀对龙狮文化的热爱,基本上都是有呼必应。

“醒狮就像拥有一种魔法,能将全村的人凝聚起来。”李志峰说,猎德龙狮队的队员虽然来自村里不同姓氏,但相处非常和谐。“只要感兴趣,我们都欢迎,同不同姓并不重要。”李志峰介绍,在广州,不少村落的龙狮队按姓氏来组建,一般都是各玩各的。

猎德龙狮队的领队李志峰加入队伍30多年,见证了无数龙狮队辉煌时刻。1997年端午节的广州龙舟节表演上,猎德村参赛的龙舟上,两头狮子同时起舞,在高桩上轻盈跳跃,一出场就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注意,技惊四座的表演让众人拍手叫好。正是凭借这一创意,猎德龙舟获得了彩龙表演的一等奖。自此,猎德龙狮队有了“龙舟上起舞的醒狮队”的美誉。

带领猎德龙狮队,最让李志峰头疼的是如何留住队员、如何吸收“新鲜血液”。抱着试一试玩玩心态的人很多,但半途而废的人也不少,有人觉得训练太辛苦,有因为工作或者学业压力过时间应付不过来,也有的人是因为朋友离队了而选择一起离开。

目前猎德龙狮队60多人的队伍中,多数都是本村的80后,十几二十岁的队员比较少。但事实上,醒狮运动强度,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基本上30岁已经可以算得上“退休”年龄。李志峰坦言,猎德龙狮队面临着人员“断层”问题。为了培养醒狮人才。每年暑假,猎德醒狮队都会免费开班招募学员学醒狮,不论本村人还是外族人,只要感兴趣愿意学都可以报名参加。

即使面临着人员断层的尴尬,作为猎德龙狮队的领头人,李志峰坚信醒狮这项传统不会消亡。“就是动作上没这么好看,技术上没有这么讲究而已。”李志峰说,虽然生活越来越现代,但无论、学校还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越来越重视。随着醒狮文化逐渐被年轻人认识,这项传统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醒狮、龙舟等活动传统性强、讲究较多,而且需要热衷于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中找寻到乐趣。现代生活讲究简单和快节奏,村里年轻人平时忙于工作,空闲时间让他们又投入高强度的龙舟训练也并不现实。”石牌董氏龙狮第三代传承人、董汉堂龙狮团会长董文汉表示。不过,近年来,龙舟、醒狮成为国内外各舞台重要的比赛项目,国内各高校也都有各自组织的龙舟队、醒狮队,这些现象都让董文汉感受到,龙舟、醒狮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他期望,未来民间的传统俗活动也可以更加职业化,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方式更创新。

传承

新狮初舞 开光点睛

石牌村是猎德村的“邻居”。这条700多年历史的城中村,同样有着醒狮的传统。今年春节,石牌村就迎来了一头全新的“雄狮”。新狮初舞,按照传统的俗规,都要进行“开光点睛”的传统仪式,开光点睛之后,它便成为可以纳福、既威猛又神奇的狮子了。

选好吉时,开光点睛仪式在石牌村玉虚宫进行。在石牌村长的“85后”年轻人董文汉,是石牌董氏龙狮第三代传承人、董汉堂龙狮团会长,他早早与弟子们在现场布置仪式,将新狮摆放于供奉神灵的拜桌前,并把黄皮叶(民间认为黄皮叶可以祛除邪气)插在新狮的角旁,并用丝带为它的角装饰一番,这称作“簪花挂红”。“每一项传统俗背后都有着其丰富的历史故事,也包含着我们人为人处世的哲礼,时刻教导着我们。”董文汉表示。

随后,董文汉便开始焚香,向天地敬酒(洒酒)、行鞠躬礼,随即两名弟子戴上狮头进入狮身,紧接着董文汉用黄皮叶为新狮打扫全身,念开光点睛口诀,手执新笔,以鸡血、朱砂为染料,为新狮开光点睛,神态严肃的气氛达到顶点。据称这是给新狮以吉祥之气、播福之力,就是说给新狮以生命之源。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生 林至钦 通讯员 池焰铖

摄影:邹峻 林至钦

标签:石牌村 石牌龙 龙狮队 龙舟 北京冬奥会 猎德村



IT百科:

怎么样打开笔记本的网络 安卓平板电脑怎么样好用吗 笔记本cpu风扇怎么不转


网者头条:

梦见在海里游泳是什么意思 麻将怎么才能赢更多 乒乓球规则界定是什么运动 十二星座有什么样的房子


相关文章

民俗手工:匠心传承中华美学

民俗手工:匠心传承美学对于来说,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工艺品的制作,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从古至今,各地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俗手工,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在这些传统手工艺中,每一个工艺品都是匠人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