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文学的美。我们只需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以下是一篇《文学趣读:发现生活中的文学之美》,希望可以让你重新审视生活,从而感受文学的魅力。生活中的文学之美生活并非平淡无奇,只是我
红楼第32回,后世的洪七公自然无法继承这两门武功,金钏跳井自尽,于是金庸在新修版中做出修改,王夫人闻之,让将两门神功传给虚竹,暗自神伤,继而由虚竹传功给丐帮少年,一人独处流泪,并且在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也提到了与虚竹传下那两门神功的事实。(剧照)原著道:“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恰好宝钗从一婆子口中得知此事,后经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便赶来劝诫,取精用宏,以软语温言告慰姨妈,改为降龙十八掌,甚至不避忌讳,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拿自家衣裳送与金钏家人,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当作妆奁衣裳。
这样的做法已称得上完美了,但仍有相当一批读者以此情节诟病宝姐,认为她“冷漠无情”,若问原因,便要攀扯到薛宝钗对王夫人的规劝言辞上,书中记:
宝钗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贪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逛逛顽顽,岂有这样气的理!纵然有这么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第32回
金钏跳井,何其,可到了宝钗的口中,居然认为金钏选择跳井自尽是糊涂之举,不为可惜,这不是冷血无情是什么?
这里就要普及一点文学理论的知识,文学理论中有一个领域叫文学接受,即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过程。其中读者在阅读作品,并进行自我理解时,由于情感经历、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往往会出现“异变”的情况。
这种“异变”一般是读者个人主观经验的不同造成的,即我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红楼梦》这样的世界级名著,经常采用“不写之写”、“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导致很多读者摸不透基本的情节线索,就只能靠简单粗暴的主观情感经验来随意判断人物,导致这种判断显得主观幼稚,缺乏客观严谨性,严重脱离作者愿意,上述薛宝钗的“冷血无情”,就是这种“异变”的结果。
很多读者认为薛宝钗冷血,是因为他们自身处于上帝视角,知道金钏为何被撵,也知道金钏为何跳井自尽,却忽略了书中人是不知道这些琐碎细节的。
按照原著所记,薛宝钗根本不知道金钏为何要跳井自尽,也不知道她为何被撵了出去,她仅仅是从一个婆子那里得知了“贾府东南角的井里打捞出了金钏的尸身”,对于其中的细节,宝钗一概不知,且看原文所记:
那老婆子道:“哪里还有两个金钏呢?就是太太屋里的。前儿不知为什么撵她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她。谁知找她不见了。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才知是她。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哪里中用了。”宝钗道:“这也奇了。”——第32回
面对这样的情况,薛宝钗无暇顾及别的,想着金钏乃是王夫人的丫鬟,目今金钏已死,王夫人心情必然有波动,赶紧前去安慰一番才是要紧,抱着这样的心理,薛宝钗去了王夫人的屋里。
薛宝钗进入屋内时,王夫人正一个人暗自流泪,看见宝钗来了,便询问她是否知晓金钏跳井的事,很明显,王夫人是想了解下金钏之死是否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但宝钗也很聪明,虽然她知道实情,并且就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赶来劝王夫人,可眼下王夫人主动询问,宝钗自然要将话语权交给姨妈,所以她装着不知道。
王夫人一看宝钗不知道,便不打算说实话了,毕竟金钏被撵,是因为贾宝玉、金钏两人调情被发现,要是传出去,对贾宝玉的名声也不好,所以王夫人撒了一个谎,书中记: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听说一桩,金钏忽然跳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她弄坏我一样东西,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出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气性这么,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第32回
从这里开始,薛宝钗才了解到了金钏为何被撵,但她不知道,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只是王夫人为了替自己儿子开脱,编出来的谎话。
换言之,薛宝钗之后的话,全都是在王夫人谎言的基础上得出的判断。金钏因为摔坏了东西,被一时生气的王夫人暂时撵了出去,结果没两天就跳井自尽了,对于一向秉承理性思维的薛宝钗来说,她会如何判断这个过程呢?
所以,我们看到,薛宝钗得出的判断是: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贪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逛逛顽顽,岂有这样气的理!
诸君细品宝钗之言,句句均是客观分析。试想下,金钏乃是王夫人身边的一等丫鬟,在整个荣国府,这样的一等丫鬟都没有多少,只是摔坏了东西而已,以金钏丰富的侍奉经验,之前必然经历过同样的事,怎么可能会因为这种小事跳井自尽呢?
因此,宝钗不认为金钏之死是故意跳井,而是在贾府上头待得时间长了,一出去就到处玩,一不小心掉进井里了。立足客观理性的角度,宝钗的分析没有一点毛病。
同时,宝钗对于现世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她认为如果金钏真的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跳井自尽,将自己的生命弃之如敝履,那她就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宝钗的这些话,既是安慰王夫人,也是真实地反映她的为人处事态度,她的说法有问题吗?我个人认为一点儿也没有。
问题在于,读者站在上帝视角,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主观带入太强烈,潜意识中也以薛宝钗知晓金钏被撵以及跳井的真相来进行判断,觉得薛宝钗对于金钏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显得冷血无情,其实这是读者自己的问题,不管宝钗的事。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IT百科:
网者头条:
农历3有13什么星座 属鼠的今年脾气怎么那么大 做梦梦见温泉什么预兆 中国起名字有什么说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