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的视觉语言:触动心灵的绘画之旅当代艺术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艺术家们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着当下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当代艺术所呈现的视觉冲击往往能触动观者的内心,引发深
点击播放 GIF 0.0M
本文转自陀螺电影
由特约作者 龙淼渊 撰写
龙淼渊,长期以来于治学之余寄意丹青,导演,挥洒翰墨。此次展览,制作人,馆方从海内外资深藏家手中精选了饶宗颐书画作品共64件(套),摄影师,创作时期由20世纪70年代至2017年,策展人,横跨其各个重要的创作时期,艺术家
深秋临冬,涵盖花鸟、人物、山水及其各体书法作品。饶宗颐曾对福建及闽南历史文化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为此,岭南的社会活动反而开始活跃。
上个月23日,他生前曾多次到访福建,笔者来到深圳南头古城,寻找古代与海外交通的史迹,时值霜降,并参观朱熹、柳永、李卓吾和郑成功等的故居。他的诗作及绘画,深圳居然容得下皮衣外套,有不少都以福建各地名胜为题材。饶宗颐与厦门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是厦门学的荣誉教授;被厦门第一座现代书院筼筜书院聘为名誉院长,也能涮起火锅,本次论坛的“锅底”是2018年“流火——武汉酷暑展映计划”的老灶,四位发起人再次联手,从长江九通衢漂流到珠江新安县衙,继续自在,不断生成。策展人王猛和欧阳李文,学术主持曹恺,艺术顾问苍鑫共同发起了一场城市艺术影像论坛。
点击播放 GIF 0.0M
「 放什么」和「怎么放」
——从动画说起
诗人不会有洞察幽冥的眼力
如果他没有洞察现实的眼光
——阿多尼斯
论坛两组提神醒脑的作品都是动画。22号开幕当晚是邱岸雄先生历时十五年的鸿篇巨制《新山海经》三曲,以及23号晚上陈莲华与安旭十年磨剑之功的《节气》系列动画八。
虽然篇幅都是短片,但是两套作品在创作的历时性和观瞻的共时性上都具备史诗气质。
而且本次放映都是在南头古城报德广场的LED屏幕完整联放,直接面对古城居民,没有围墙和邀请函,没有黑白盒子,欢迎乱入,来去自由。两套作品皆有专业学术评论以及曹恺先生的专访,笔者无意班门弄斧,回归观众身份,分享观影体验及触发的联想。
/ 南头古城if工厂多功能放映现场。笔者摄影
22日晚,因论坛时间与开幕放映时间略有重叠,主办方及时安排在if工厂多功能提前为与会嘉宾放送,学术主持曹恺先生化身VJ,上演即兴点播,以2-3-1的顺序喂食来宾,好比《星球战》1977年拍的第一是第四集。
笔者此前在不同现场看过《新山海经》,在当代艺术展的场域下,展示成本和效果不可谓不高,所以特意赶在论坛开幕前来到报德广场,感受一下被美国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影像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境。
/ 报德广场左边LED屏幕,右边同源馆是2017年深港双年展众多展场之一。笔者摄影
《新山海经》的视听经验对古城居民来说也许颇具新鲜感,但对无数时政要闻的指引链接,相信任何人不需要点击都能直接打开记忆之门。
第一里面的原油争夺,911事件,无头鸟轰炸机,象坦克,漂浮岛航母基本上再现了2001年以来的国际势;第二分关键意象有:不断掉落翅膀和腿的无头鸡(农业的工业化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三峡坝,克隆羊多利,垃圾围城,雾霾,甚至对肺炎的预言;第三从前两的山水长卷画幅回归16:9,气质也更赛博朋克,画面中纳米级的芯片森林变型成人造都市,路易丝·布尔乔亚式的蜘蛛和多利羊再次出现在“盛墟”牌坊,造型夸张的推土机,章鱼呼吸面罩,独脚单眼的鸟型监控摄像头,第一人称跑酷的视点,三维技术和游戏设计(game design)的尝试与应用,碳基和硅基生命体的无缝融合,既能看到作者观念上与肉身世界同步的演化与指涉,也能看到高世强先生在评议时乐于见到的一个“非水墨原教旨主义者”的有力实践。
/ 《新山海经Ⅰ》邱岸雄/2006/片长31分钟
/ 《新山海经Ⅱ》邱岸雄/2009/片长29分钟
/ 《新山海经Ⅲ》邱岸雄/2016/片长27分钟
三联映,也让观众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制作形态和生产方式上的演变,尤其第三在分镜设计,视听语言上都更熟练,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利用影视工具释放和传达想象力的自由意志和实操能力。
/ 《节气》八短片之《冬至》
2008,11分5秒,二维动画
陈莲华与安旭的《节气》系列虽然没有构建或者阐释元宇宙的野心,但其在动画本体向(技法及审美)以及历史研究向(从微观到宏观)的探索,可谓拳拳到肉,帧帧见血。八短片,每一都短小精悍,堪称晦涩历史的破壁机,也是最生动的近当代历史课件,非常符合独立动画电影论坛(CIAFF)创办三导演反复提到的“独立思考,趣味表达,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世界”。
《节气》系列在技法和审美上正如其作者工作室的名称,从容斋,十分从容地继承了传统艺术的基底,比如水墨的笔触,文人画的趣味,剪纸和皮影对人物关节及动作的造型影响,而这些“文化自信”的元素在被动画解放之后,在作者犀利的历史叙事之后,犹如在故宫地窖发现的一坛陈年老黄酱,刮去表面的霉菌,在岭南城中村的广场上,北方气质与南方微生物碰创出新的发酵。也就是曹恺老师在策展词中所写:
动画的新古典主义与古城的新包豪斯主义意外地产生共谋,将此景观推向某种极致的语境。
/ 《节气》八短片之《霜降》
2011,19分12秒,二维动画
细赏《节气》系列,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就是声画关系。
想起这一点,因为正好差不多一年前,2020年10月10日至11日,上海学上海电影学院举办了第一届视觉文化研究论坛,主题是“实验电影和电影哲学”,曹恺老师策划了其中“实验史书”和“动画秘录”两场短片展映及交流。
那一次的观影体验中,笔者随手记:声音的叙事容量和非叙事引力明显于画面,声画之间甚至存在不少脱节和异轨。
这一点其实在《新山海经》的映后交流中也有观众提到。此种主观反馈并非贬义,只是陈述生产过程中导演与声音设计合作时那种即时的当下的判断所产生的多意性。很多实验短片,更换一种风格的配乐或者音响设计,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气质和观感,但依然。
而此种合作的多意在《节气》系列中特别扎实完整的表现为长期合作的默契以及恰到好处的不可替代感,作品对多重感官的刺激是一体的互补的组合拳,也说明导演对短片叙事节奏的熟稔,对“留白”意境的成竹在胸,作者自己在不同的图式中放飞了想象力,还给观众的想象力预留了充分的飞行时空,且为好奇心预留了历史锚点。
/ 《节气》八短片之《寒》
2015,6分14秒,电脑剪纸动画
看资料发现安旭导演英年早逝(1977-2017),此系列作者间那种惺惺相惜的默契与通感,令人扼腕。片子很短,不便剧透,作品本身的介绍也是言简意赅的浪漫典范,比如《冬至》——在他死前,他重温了旧梦;比如《寒》——一个古代男人在风雪途中寻找梅花。
真心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这个动画短片系列,一言以荐之:
动画何止画动,节气乃见气节。
/ 陈莲华导演在UAFF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放映,还有AME青年短片单元,以及香港动画支援计划,这些年轻人的新作,在互联网时代依旧缺乏足够的现场去完成传播链条最有趣的一环。本文篇幅有限,亦无法面面俱到。
「做什么」和「怎么做」
——三场论坛杂记
我们都是移民,没有一种文化是一座孤岛,美往往诞生在令人困惑又痛苦的文化、人以及宗教的分界线上。
——《食物语言学》
【美】Dan Jurafsky(任韶堂)著 王琳淳 译
三场论坛和本次整体活动策划都体现了跨界和多元的南方气息,与会者背景之丰富,经历之庞杂,近年少见,疫情之后更是难得。论坛分都有文字抄录,相信主办方会择机发布,仅就笔者感兴趣的几点议题穿插整理。
开幕论坛着眼于《新山海经》。
邱岸雄在与曹恺的对话录中提到在德国留学刚开始接触动画时的兴奋,因为“电影剧组”这种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临时社会组织,在动画面前有了新的可能,对话录中简称为“一个人的创作史”。
一个人创作断然不是闭门造车充耳不闻,而是个体以及小团队的生产模式可以最限度节约沟通成本,把电影工业化生产中持续的熵增和信息的衰减最限度的与作者意图保持一致。《节气》系列,以及优秀的动画作者如刘健、吴超的作品都是例证。
横向比较,《新山海经》这种结合宏图景与个体感悟的跨时空影像叙事近年颇有佳作,比如《一些美好的事情》(Beautiful Things,2017,by Giorgio Ferrero),比如《宣言》(Manifesto,2015, by Julian Rosefeldt),后两者一个纪录片,一个剧情片,且都具备跨类型跨媒介的输出,但其生产成本和传播成本在动画片面前就显得不那么“碳中和”了。
/ 《一些美好的事情》《宣言》海报
我想起朋友圈印象深刻的两则。
其一,某资深发行人制片人发圈,意是:电影是表达成本极高的艺术形式,导演们先想清楚要说什么。
其二,某资深制片人发圈:哈萨克小哥一支PVC管就可以吹出悲欣交集,在音乐人面前,电影人显得特别弱鸡,音乐人一个人可以做一支军队的事情,电影人常常用一支军队去做一个人的事情,悲从中来。
苍鑫老师在策展人论坛评议中援引阿甘本的论述说:“个人写作、个人抵抗、小众社会,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要想任何这种乌托邦和以前的集体抵抗方式,我觉得这是比较客观的。”而动画和纪录片都是个体抵抗的优良工具。
除了《新山海经》三曲和《节气》系列,本次放映的南粤实验影像志单元中,诸位的作品也都体现了此种个体抵抗,其中最早的DV作品是蒋志完成于2002的《空笼》,拍摄于20年前的深圳福田梅林社区。
/ 南粤实验影像志《空笼》
DV/29min/2002
在街头这样的不稳定空间,艺术家这样的不稳定劳动者,用DV拍摄了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流孩,第二天导演就找不到主角了。
DV作为一种权力工具,在20年前令人产生的还是好奇心,不像今天制服工作者胸口标配的摄像头令人产生的只有戒备心。
20年前的南头古城,200年前的南头古城,有没有空笼一般的影像留存呢?想必组合起来,也是另一新山海经,脑洞飞一点,整个南头古城也许就是亘古巨兽。
影像创作者生产者论坛,发言人主要分三类:一类是美术专业背景的艺术家,近年以影像为表达工具;一类是影视院校的科班毕业生,有人选择文人雅逸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人选择拥抱产业的职业化道路;一类完全凭由兴趣爱好际遇的引领,与电影跳着若即若离的舞步。
/ 南粤实验影像志《三元里》
缘影会/DV/40 min/2003
这种构成也十分南方。笔者也曾经北漂,2008年避运时返回深圳定居,一开始还挺不惯的,因为失去了“圈子”失去了“沙龙”失去了“战友”,当年曾经跟冯宇老师(也是本次论坛的策划人之一)吐槽深圳确实是“文化沙漠”,冯老师开解:弱化圈子可能正是南方的优点之一,家各有各忙,反而自在。
2018年张献民教授做“十荐”活动时曾经总结:“南方电影中人的自在性更强一点,更像自然人,北方电影中人的依赖性更强一点,更像社会人。独立电影的重心在南移。伴随着或引领着南移的,是独立电影相对来说的中产阶级化。”
这个走势,笔者在2020年11月于南头古城观察第12期新亚洲影志活动时,也能十分明显地感受到。
而深圳多个城中村的改造和更新也是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的典型社会案例。南头古城的改造模式,不像岗厦与白石洲的拆建,仿佛延续了2017年深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城市共生”(Cities,Grow in Difference)。
简单举例,在深圳万科更新之后的十字主街,本次与会的嘉宾们可以吃到完全无法归类的每顿人均消费上百元的融合餐饮,但稍微离开主街,又能买到六块钱一个的湖北荆州公安锅盔。
这也类似目前电影及影像生产的八仙过海,有人拥抱或接近产业化,开始料理融合餐饮,有人坚持一亩三分地,打磨手艺做锅盔。甚至作品本身也映射了同样的时代气质,不少与会作者们的早期作品就很像在宅基地上抢建起来的握手楼城中村,看似杂乱无章,却生机勃勃。近期的作品,又可以类比城市更新之后城中村,在抵抗景观的同时构建景观。
论坛之前,学术主持曹恺先生给各位发言者诚恳地发了一个备忘录,题曰《南头影像检讨会》。在2017年3月之后的电影生产语境之下,检讨二字特别及时,甚至因为疫情,来得晚了一些,但这种迟到也未必是坏事。诸君发言各有千秋,甘小二老师的“检讨”非常到位,期待发表。
/ 曹恺先生现场主持,主办方供图
最后一场是策展人和传播者论坛。最过瘾的是青年学者陈平的开场,抛出重磅议题——权力与资本的围剿,可惜时间有限未能展开讨论。权力和资本作为社会机器的叙事能力在当前语境下远远超过电影工作者。最后一届独立影像展(CIFF)移师北京,合影横幅上的标语是“为自由的电影”,但口号化倾向已然明显了。
/ 青年学者陈平。黄伟凯摄影
最欣喜的是90后潮汕海归策展人陈柏麒的分享,从建筑人类学以及艺术史的视角切入,以影像作为手段,梳理潮汕独特的地方志影像志,在OCAT深圳馆和汕头商业综合体操办潮汕百年电影展,在地性和主体性都跃然屏上,基本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的现行案例。以柏麒为代表的后浪自然而然的回应了创作者论坛关于“历史包袱”的纠结、焦虑和分裂。
/90后潮汕海归策展人陈柏麒。李昕摄影。
自2015年以来,独立影展持续被叫停关闭,本次论坛不少“忆往昔”的片段对新进观众来说都是史料和江湖传说。后浪观潮,南方影像生产的历史拼图会持续遇到新的板块,一众策展人也在南方多元的场域和空间持续制造新的交流与言说的现场。这概是本次UAFF最难得之处——现场的重要性。
从显现爬回拥有,从拥有爬回存在,从第三持留爬回第一持留。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在新经济中,问题在于谁掌握着复制的权力,以及确立复制过程的模式、确立被复制的模型的权力,也即:谁来选择,依据什么准则来选择?”(《技术与时间》第三卷,【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
除了制造现场,曹恺老师和冯宇老师又以叉烧斩料的娴熟快刀拾掇历史,汇编《南头影史剪贴簿》,厚如黄页,式装订,图文并茂,酷似热带雨林中枝叶繁盛的分形几何迷宫,又似岭南的饮茶菜单琳琅满目,是研究近年珠三角影像活动的珍贵资料,丰俭由人,从早餐吃到宵夜。
/《南头影像检讨会》。笔者摄影
在南方,食材选择和烹饪技法上,可选择性确实更丰富。在古城,“有得选”在当下已属不幸之幸了。诚如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发展澄清的观点:
当今社会,表象和消费主义替代了实际的生活,因此艺术不再由物件构成,而应转向创造情境使人们回归到无中介的更直接的生活。
影像是这个时代的印刷术,而现场是无法复制的,检讨亦是人生必修课。
撰文|龙淼渊
编辑|常温狗
排版|小浣熊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IT百科:
猫瘟不拉稀光吐黄水怎么回事 qq好友怎么显示wifi在线 禁售苹果手机铃声怎么
网者头条:
相机怎么用主屏幕看照片 圆通快递为什么停送 老照片有点磨蹭怎么办 都喜欢拍照的人怎么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