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的提升,的确需要从阅读和学开始。只有不断拓展视野、积累知识,才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审美的能力。以下是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探讨如何通过阅读和学,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对于社会、历史、艺术
(资料图/图)
《世间文章》,商务印书馆推出125年馆庆系列活动之一的“自然讲堂”月度直播活动。1月10日晚19点,黄德海 著,第一期直播活动“如何写出一本好书(月榜)”如期开播。活动开始,作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李平致辞。他回顾了商务印书馆自然博物类图书的出版传统、发展,2021年1月。
古代经典,提出了其出版意义和发展前景。直播活动现场自1897年创立之初,浩如烟海,商务印书馆就十分重视自然博物类图书的出版,毕其一生,出版了包括教科书、辞书、普及读物与图谱手册在内的系列图书。进入新世纪,难以通读,自2014年,退而求其次,商务印书馆开始着力发展自然博物类图书,即便名家选本,重启规模出版自然博物类图书的系列工程。这不仅是对自身自然博物出版传统的延续与复兴,亦卷帙浩繁,也是百年老店对时代命题的回应。通过近些年的深耕细作,若不得读书要领,徒耗时力,终无用。古人读书,或为作史,或为作文,今人读古书,异其趣,多为求知,鲜有求索作史作文之道者,然而总期开卷有益,莫使光阴虚度。面对经典,如何选择作家与作品?如何通过精读,臻于体解道、熟谙世情、领悟文心、通晓语义之妙境?作者身为文学批评家,独具慧眼,仅取古文数篇,详说细解,于品鉴之间,分享经验,传示心法。
(资料图/图)
《四方风动:孙中山与庚子首义》,孙霄编著,出版社,2021年5月。
清廷若在同光中兴,政权稳固之际,效法明治维新,锐意变法,形势尚可转寰,无奈到了甲午败于日本,庚子败于联军,民心尽失,势已去。青年孙中山在香港求学时期,曾是一位高谈“维新兴国”的改良派人士,上书李鸿章,思想亦不出康、梁范畴,谏言无果,幻想破灭,遂赴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毅然走上推翻帝制的道路。庚子夏,北方陷入义和团之乱,清廷无暇南顾,孙中山派遣郑士良赴惠州归善县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发动起义,打响了武力推翻满清的第一,“风潮自此萌芽矣”。作者长期在深圳工作,曾任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馆长,他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亲历者口述,挖掘地方史志,勘比考证,去伪存真,还原了庚子的真貌。本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持论严谨,颇见功力。
(资料图/图)
《悼念集》(汉英双语),[英]丁尼生 著,张定浩 译,翁海贞 校,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
丁尼生(1809-189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诗人,1850年以《悼念集》荣膺“桂冠诗人”称号。这诗集共133首,为早逝的挚友哈勒姆而作,寄托哀思,抒发怆痛,探究人生、命运、死亡和上帝的意义,时论盛赞其“语言和想象力的辉煌,思想和感情的深沉,形式的完美,在现代英诗中无出其右”。维多利亚女王对这本诗集推崇备至:“《悼念集》给予我的,是仅次于《圣经》的安慰。”艾略特将丁尼生誉为“一个身处幽灵之间的维吉尔,他是英国诗人中最为悲怆的一位,跻身于地狱之边的伟人之列”。译者以诗人本色,探索作者隐秘的心灵世界,真切传达其深沉的思想和情感,再现其优雅的文辞和音韵之美,积功三载,终以付梓。本书采取汉英双语版式,便于读者欣赏原作,斟酌译文。
(资料图/图)
《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王东杰 著,南京学出版社,2021年10月。
本书是清初学者颜元(1635-1704)的思想史,亦是其生活史。颜元在清代思想界处于上下不接的境地,其影响力既难与同代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相比,又难与后代的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相比,若非清末民初一班学者鼎力推举“颜李学派”,早已埋没在籍籍无名的乡儒之列,至多不过是一位乡村级别的“圣人”而已。作者认为,历史上绝分读书人都是如同颜元一类“肤浅”的思想者,“若以原创性与深刻性为标准,势必将他们排除在思想史的论述之外”,但若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解读思想史,就不可忽视像颜元这样的“基层圣贤”在推动文化统一性、塑造社会低层思想形态中的作用。作者亲赴颜元故里,实地考察,利用丰富的史料,厘清他的学术渊源和思想脉络,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个生活在清初河北乡间的“圣人”形象。
范福潮
IT百科:
怎么判断是根桥交换机 光猫被别人偷走会怎么样 插座wifi怎么安装
网者头条:
猫咪睡觉时为什么圈成团 狗狗经常啃关节怎么回事 长沙开宠物店怎么样啊赚钱吗 佳能60相机怎么用